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年2月26日)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后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合伙關系是如何認定的
2020-11-09行政拘留后調解還能撤銷嗎
2021-01-27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投保率
2021-02-16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拆遷補償案件有無時效
2021-01-27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