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年2月26日)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后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