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買賣中咋認定欺詐
只要出賣人實施了某種欺騙行為,這種行為足以揭示出賣人的內心是故意隱瞞事實真相,就構成欺詐。出賣人的欺詐行為既可以表現為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的虛假陳述或者誤導陳述,也可以表現為重大遺漏或者某部分的不正當陳述,只要出賣人主觀上構成故意隱瞞,惡意造假,就應認定為欺詐。
相關知識:如何處理房屋買賣中的欺詐行為
我國《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我國《消法》第49條所規定的雙倍賠償條款,學理上又稱懲罰性賠償,是借鑒英美法等國家立法,從利益分配上補償受害消費者,懲罰欺詐經營者,從而恢復市場交易秩序的公平和社會正義,是突破我國傳統民法中合同賠償責任只在于填補損失而不在于懲罰的重大突破。《解釋》第8條、第9條明確規定了商品房買賣過程中因出賣人惡意違約和欺詐,致使買受人無法取得房屋的,可以適用懲罰性賠償的五種情形;《解釋》第14條第2款明確規定了出現面積誤差后的處理原則。
但在審判實踐中,如果出賣人僅對其出賣房屋的某一方面作了故意虛假陳述,使得該商品房屋的質量出現部分瑕疵,對該部分的質量瑕疵應如何處理?現主要有二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若出賣人存在主觀惡意,有欺詐行為,因《解釋》沒有涉及,也只能依照《解釋》第13條處理。第二種觀點認為,若不是出賣人的主觀故意,或純屬違約行為,就應按照《解釋》第13條的規定處理;若出賣人的該行為被認定為欺詐,就應適用懲罰性賠償。因為商品房買賣反欺詐,雙倍索賠是利器。筆者同意后一種觀點。因為商品房買賣中的欺詐行為不應局限在《解釋》第8條、第9條和第14條所規定的范圍,象《消法》還確定了其他欺詐行為。
如果僅按《解釋》規定的條款確認其欺詐范圍來進行處理,就會導致買受人的其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再說,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公布實施的《合同法》和《消法》的效力畢竟大于《解釋》的效力,既然《消法》已對欺詐的概念作出界定,在《消法》還沒有進行修改的情況下,如果消費者就《解釋》范圍以外的欺詐行為請求懲罰性賠償,人民法院就應該依照《消法》的規定來裁判。因此,將商品房買賣中所有的欺詐行為都納入懲罰性賠償范圍,并根據欺詐所造成的損失大小來確定懲罰性賠償范圍,這樣更有利于對消費者這一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也有利于有效制裁和遏制欺詐,促進社會誠信制度的確立。
因此,對于商品房買賣敲詐的認定有相關的內容規定,這是大家在購買商品房的時候需要做的了解。并且還要清楚如何處理房屋買賣中的欺詐行為,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長期遭受冷暴力離婚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1-02-13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