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有沒有身體權
按照目前法學界對身體權的基本解釋,身體權是指公民(包括殘疾公民)維護其身體完全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身體組織的具體人格權。身體是公民享有權利的物質基礎,離開了身體,公民無任何權利可言,更不要說具有法律上的人格權。身體權就在于保持身體的完全性、完整性。侵害他人身體的完整性就是對他人身體權的侵害。身體權同時表現為公民對自己身體組成部分的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支配權。所以說,身體權也是公民基本的人格權。
目前,我國對于死者是否享有身體權一直沒有定論。我國著名法學家楊*新認為,人活著對自己的身體享有身體權,死后,身體權就轉化為身體利益,這種身體利益轉化由他的近親屬依法保護,侵害死者的遺體,同樣構成侵犯行為,死者的近親屬同樣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損失。
與此同時,我國沒有一部統一的遺體捐贈法,只有衛生部和一些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遺體捐贈條例。但我發現,其著重強調的只是捐獻前的自愿程序,而當遺體捐獻后,在遺體捐獻程序、接收站工作人員的培訓、遺體保管、捐獻方和接受方的權利與義務等具體操作方面還存在不少缺陷,很多方面完全處于法律真空。
當一項社會事務事實上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之中時,當法律在多個環節出現真空時,權利就容易受到侵害,程序就容易混亂,個人或家屬之所以愿意遺體捐獻,是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為醫學研究盡一份力,從而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病魔,但這并不意味著遺體就完全“任人處置”。
對于生者來講,我國法律對于身體權的維護確實高度重視,包括《憲法》、《刑法》都規定了身體權受到侵害時,對方應負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而對于死者來說,身體權的擁有與否應當盡快有一個定論,不能總是讓這塊領域處于法律空白之中。
人死后有沒有身體權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是相關法律正在完善中。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文種為標準,行政裁判文書可以劃分哪幾類
2021-02-09已經抵押給別人的房產還能做訴前保全嗎
2020-12-09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房屋拆遷時,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維權
2020-11-19舊城改造拆遷營業房,能賠償同面積的商鋪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