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傷害賠償:
①醫療費,即受害人受傷后為恢復健康接受治療所發生的費用,包括醫藥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費等。
②護理費,即受害人在醫院遵醫囑由專人對受害人進行護理所發生的費用。③誤工費,即受害人因受傷不能參加勞動而損失的收入,如職工工資、獎金,農民個體工商戶等的勞動收入。沒有工資收入的個體工商戶、農工的誤工收入應以他們未受傷害的平均收入或當地同行業的平均收入為難。誤工的工日應以醫生開具的休假證明為準。
2、致人殘疾的,除應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外,還應賠償:
①生活補助費,根據受害人的殘疾程度,以及殘疾后可能減少收入情況確定費用的標準;
②殘疾人生活自助用具費,如假肢、輪椅等;
③生前撫養人、贍養人的生活費;
④殘疾賠償金。
3、致人死亡的,還應當支付下列費用:
①喪葬費,以當地一般喪葬所支費用的標準確定;
②生前扶養人的生活費;包括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從事有酬工作的(外)祖父母、父母,不滿16歲的子女(含養子女、繼子女、非婚生子女),其父母死者或不具有勞動能力或未從事有酬工作的,未滿16歲的孫子女,以及死者生前扶養的,未滿16歲的弟妹。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生活費,一般以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為準,并且只是死者生前應負擔部分。
③死亡賠償金;④撫恤金,指有工作的受害人死亡之后,由所在單位給其直系親屬的費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一條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三十四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第3款)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四十一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筆錄和口供是一樣嗎
2020-12-02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