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傷害賠償:
①醫療費,即受害人受傷后為恢復健康接受治療所發生的費用,包括醫藥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費等。
②護理費,即受害人在醫院遵醫囑由專人對受害人進行護理所發生的費用。③誤工費,即受害人因受傷不能參加勞動而損失的收入,如職工工資、獎金,農民個體工商戶等的勞動收入。沒有工資收入的個體工商戶、農工的誤工收入應以他們未受傷害的平均收入或當地同行業的平均收入為難。誤工的工日應以醫生開具的休假證明為準。
2、致人殘疾的,除應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外,還應賠償:
①生活補助費,根據受害人的殘疾程度,以及殘疾后可能減少收入情況確定費用的標準;
②殘疾人生活自助用具費,如假肢、輪椅等;
③生前撫養人、贍養人的生活費;
④殘疾賠償金。
3、致人死亡的,還應當支付下列費用:
①喪葬費,以當地一般喪葬所支費用的標準確定;
②生前扶養人的生活費;包括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從事有酬工作的(外)祖父母、父母,不滿16歲的子女(含養子女、繼子女、非婚生子女),其父母死者或不具有勞動能力或未從事有酬工作的,未滿16歲的孫子女,以及死者生前扶養的,未滿16歲的弟妹。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生活費,一般以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為準,并且只是死者生前應負擔部分。
③死亡賠償金;④撫恤金,指有工作的受害人死亡之后,由所在單位給其直系親屬的費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一條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三十四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第3款)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四十一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關于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03宅基地證寫自己名字戶口遷出拆遷是否有回遷房補償
2020-12-10什么是征地區片綜合地價
2020-11-25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及補償方式是什么
2020-12-21拆遷安置情況核查的作用
2020-11-11提高企業拆遷補償的建議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