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房買賣存在哪些陷阱
(一)廣告(包括沙盤、售樓書等)陷阱
為了賣掉房子,開發商往往會在售樓廣告中(包括沙盤、售樓書等)對綠化、會館、學校、幼兒園、游泳池、健身房、車位、超市、容積率、樓房間距等配套設施做美好的描述,但對于這種承諾又不寫在合同里。當出現規劃變更、綠地變停車場、道路開通遙遙無期等情況,買房人要求有一個說法時,開發商卻推卸責任,或以合同約定不清搪塞,消費者一般很難得到補償。
(二)銷售陷阱
中國人買東西向來有跟風湊熱鬧的從眾心理,一聽說哪個樓盤觀者如潮,那些想買房的人便躍躍欲試了。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盲從心理,開發商就給買房人設下了陷阱:
1、以小利誘之,在拿到預售證之前搞內部認購。內部認購是指房地產開發商小規模、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其實內部認購的商品房是在開發商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的,其銷售行為是不合法的,一旦出了問題,購房者的合法權益往往無法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
2、制造假象,在房子數量、戶型、朝向等的推出和價格的制定上做文章。
3、大力營造現場道具和售樓氣氛。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旦客戶看中某種戶型、表現出一點點購房的意向,售樓人員就會告訴你說這個戶型就只有一套了,如果不交付訂金別人就會買走,要求客戶馬上交付訂金。如果客戶說沒有帶夠訂金,售樓人員就會要求客戶先交五百到一千元的“小訂”,簽訂認購協議書,然后要求客戶次日交齊“大訂”。而一旦客戶把“大訂”也交了,售樓人員也就完成了把客戶套住的任務。
(三)“五證”陷阱
一個合法正規的房地產開發商,必須具備齊全的“五證”、“二書”。但在實踐中,有些開發商(售樓人員)為了掩蓋虛假情況,經常找借口不出示這些文件的原件,要么說正拿著相關文件在報批某項手續,要么就說文本放在離售樓處很遠的公司本部。售樓人員往往會先要求客戶簽訂認購書或合同,而客戶一旦交完訂金或購房款,再有什么問題,開發商(售樓人員)便會即刻變臉。
(四)合同陷阱
幾經斟酌后,客戶便要決定購房了,因此得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一般情況下,開發商(售樓人員)會遞給客戶一份擬好的合同,合同會有許多空白的地方,有些地方是有待雙方確定后注入相關內容的,而有些選擇性填寫處可能還空著。這時,購房者往往以為該說的都已注明了,合同就算是完成了,殊不知就是這些空白處為開發商日后作弊提供了條件。
二、購房資格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一般而言,購房資格轉讓協議屬期待利益轉讓,合同有效。法律對購房指標能否轉讓的問題,僅設置了幾種禁止性規范,例如經濟適用房、軍用房等不得轉讓,除此之外,法律并沒有明令禁止購房指標轉讓,在這一塊,法律上屬于空白;
其次,雖然《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房地產不得轉讓,但它僅僅是對物權行為的限制,轉讓購房名額,并非物權范疇。因此,也不能作為合同無效的法律依據職工按單位政策享有優惠購房的權利,在與單位簽訂協議時,職工尚未實際取得房屋。因此,職工對房屋的權利只屬于資格權利,在法理上可歸為一種期待利益,屬于債權范疇。換言之,此類房屋轉讓過程中發生的糾紛,屬于購房資格轉讓糾紛,并非房屋所有權轉讓糾紛;轉讓行為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沒有損害其他人利益,協議有效,雙方應繼續履行。
綜合上面的介紹,購房資格轉讓協議是否有效,關鍵要看合同是否違反了法律的相關規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商品房買賣存在哪些陷阱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追尾拘留多久
2020-12-24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