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限購買房不成定金能要回來嗎
案情簡介?簽約后發現無購房資格
去年3月26日,在北京工作的非京籍人士小張與王女士及中介公司簽訂《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約定小張以295萬元價格購買王女士名下一處房屋。之后,雙方簽署《北京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小張向王女士支付30萬元定金。雙方約定,若賣方在收取定金后反悔不履行合同,賣方雙倍返還定金;若買方反悔不履行合同,該定金賣方不退。合同簽訂后,小張到社保局查詢發現,自己并不滿足購房新政中關于購房資格的規定(即非京籍人員需連續繳納5年的個稅或社保),導致不能履行。小張起訴到法院,請求判令王女士返還20萬元定金及利息。
法院判決?駁回小張要求退定金的請求
法院經審理認為:小張在未履行謹慎審查義務的情況下與王女士簽約,之后又因不確定自己是否具備購房資格要求在簽訂網簽合同時增加免責條款,導致雙方協商不成、居間合同解除。小張關于其系首次購房、簽約倉促的相關主張均不能成為免責理由,理應承擔違約責任而無權要求王女士返還定金20萬元,判駁回吳-欣全部訴請。
律師說法?限購政策下買房需謹慎
對于在限購最嚴這個節骨眼上買房的人來說,因為新政直接牽涉自身利益,本該對其內容格外關注、審慎核查,但就本案中,小張在沒弄清楚自己是否為限購對象的情況下,與房屋賣家及中介公司倉促簽署《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最后因限購致合同無法履行,?小張應該承擔后果。
定金
是指當事人雙方為了保證債務的履行,約定由當事人方先行支付給對方定數額的貨幣作為擔保,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定金合同要采用書面形式,并在合同中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生效。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散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方不履行約定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定金是可以要回來的,這個是屬于不可抗力范圍之類,這個是國家政策的規定,如果對方不得給的話,自己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返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