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人身的賠償有怎樣的范圍
人身傷害損害賠償的一般原則為賠償由此造成的財產損失。對于因人身傷害所引起的財產損失的賠償,應依損害的情況和程度作不同處理。
1、一般傷害。
一般傷害是指經過治療可以恢復健康,并未造成殘廢的人身損傷,對于一般傷害的賠償范圍,基本上應當包括醫療費、住院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護理費、治療期間的交通費和誤工工資等。由于我國目前實行的是結構工資制,獎金已成為工資的組成部分,原則上應予賠償,此外,對于醫療費的數額應以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和有關醫藥單據為憑。誤工工資則依醫院出具的病休證明確定的日期并按受害人的日平均工資或實際收入標準計算。
2、人身殘廢。
人身殘廢是指受害人身體遭受傷害,致使部分肌體喪失功能,不能再恢復,因而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確定是否殘廢及其程序應依法律規定,如果一時難以確定,可先按一般傷害處理,待傷情穩定證實確已殘廢的,即作殘廢處理。對于殘廢者,除賠償必要的醫療費用外,還應根據其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和收入減少的情況,賠償因不能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和殘廢者的生活補助費。賠償的生活補助費,一般應補足到不低于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準。
3、致人死亡。
對于因違法行為致人死亡的,除賠償因死者在死亡前因醫療或搶救其生命所花的醫療費用外,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用等。“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是指能夠滿足生活必需的費用,其數額的確定,以不超過當地實際生活水平面為準。如果死者為未成年人,其生前并無獨立的經濟收入,也無撫養負擔,就談不上賠償減少的收入和生前扶養人必要的生活費問題。關于支付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生活費的年限,我國《民法通則》無明文規定,但相關法規及司法解釋有具體規定。
人身損害賠償最長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這是法律規定的訴權保護最長期限,超過這一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便失去訴權,不再受法律保護。(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最長時效也有特別法的特殊規定,如《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請求權滿10年喪失(第45條第2款),而不適用《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最長訴訟時效,需要引起特別注意。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時效起算點訴訟時效是決定著案件的實體審理能否進行,決定著當事人的實體權利能否得到法律保護。人身損害賠償類糾紛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界定問題,是長期困擾民事審判的一個難點。
人身損害賠償一般訴訟時效的計算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兩年,但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人身損害賠償中被撫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1)被撫養人在18周歲以下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元×(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2)被撫養人在18-60周歲之間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元×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3)被撫養人在60-74周歲之間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元×[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4)被撫養人在75周歲以上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5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方家暴不同意離婚且語言威脅怎么辦
2020-12-19名譽損失最高賠償多少
2021-02-16客戶欠公司貨款格式怎樣寫
2021-02-08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