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權有精神賠償嗎
精神損害,指不法侵害權利人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人身權利,給受害人的人格、精神、尊嚴、信譽等造成的非財產上的損害。
最高人民法院將統一精神損害賠償標準:侵害他人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可依照該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賠償20年。受害人不滿16歲的,每小一歲減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參照侵害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予以酌減,但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侵害他人身體權的,參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權的賠償標準酌定賠償數額。
同時,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權的,將根據以下標準酌定賠償數額:嚴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個等級;一般性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個等級。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的,參照前款規定或適當從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所謂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名譽直接關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嚴,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乃至其它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名譽權是民事主體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因此,除了我國憲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規很重視這項權利的保護之外,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在確認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的同時,又以禁止性法律規范規定了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名譽權案件時,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精神賠償的,因為這關系到一個人的名譽方面,肯定會在生活圈中造成非常大的困擾,這個精神賠償也會有標準,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欺詐,醫療欺詐行為應該向哪里舉報投訴
2021-02-27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1萬借條違約金能寫多少
2021-03-23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