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個人名譽權可以有哪些賠償
1、財產損害賠償
名譽權本身不是財產,不具有可以交換的經濟利益,但由于此種權利直接關系到公民和法人財產權的取得和喪失,因此侵害名譽權也會影響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后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
2、精神損害賠償
侵害名譽權造成的精神損害應包括受害人的名譽利益毀損和受害人因此遭受的精神痛苦兩部分。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標準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除應考慮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外,還應當有適當的標準。
1、從侵害情節來考慮,侵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對個人的名譽進行侵犯的,侵權賠償包括財產損失的賠償和精神損害的賠償兩類,要依據造成的損害確定賠償的數額。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偷拍,偷錄證據的合法性
2021-01-30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