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為具體包括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侵犯死者人格權利益的行為包括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的方式侵犯;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起訴他人誹謗勝訴后,對方拒不賠償怎么辦
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后,由于應當履行義務的一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益遲遲得不到兌現,不僅嚴重損害司法權威,而且極不利于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是社會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不穩定因素。法諺有云,執行是正義實現的最后一公里。
當受害人申訴后對方拒不賠償的話,可以通過申請強制執行,現實中法院會通過以下措施:
一、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采取強制執行措施。
二、采取強制措施
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后,應當將執行情況制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執行法院可以通過以下強制執行的措施: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等措施。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侵犯死者人格權利益的行為包括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的方式侵犯;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的對象是誰
2021-01-30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