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為具體包括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侵犯死者人格權利益的行為包括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的方式侵犯;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起訴他人誹謗勝訴后,對方拒不賠償怎么辦
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后,由于應當履行義務的一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益遲遲得不到兌現,不僅嚴重損害司法權威,而且極不利于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是社會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不穩定因素。法諺有云,執行是正義實現的最后一公里。
當受害人申訴后對方拒不賠償的話,可以通過申請強制執行,現實中法院會通過以下措施:
一、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采取強制執行措施。
二、采取強制措施
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后,應當將執行情況制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執行法院可以通過以下強制執行的措施: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等措施。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侵犯死者人格權利益的行為包括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的方式侵犯;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