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權案件是否有賠償額度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賠償,是沒具體額度的,如果有造成實際損失的,按實際損失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一般按侵權人的過錯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什么是侵犯了姓名權
姓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團體的名稱;狹義的姓名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本文使用“姓名”取其狹義,是指公民固定使用的、使公民個人同第三人區別開來的特定標志。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如一些文學家、藝術家常以筆名、藝名甚至比其本名更為人熟知。再如我國傳統上還有于姓名之外另取“字”“號”的習慣,至今仍有部分人保留這一傳統。因此,只要這些筆名、藝名、字、號能夠用來表彰自己、區別他人,就可以成為姓名權保護的客體。但是,公民使用的假名,因其不能真實地表現某人的人格與特征,故不受姓名權之保護。
姓名權具有很強的專屬性,與權利人的人參不可分離。有的學者認為公民死后,仍享有姓名權,法律對姓名權的保護延伸到公民死亡之后。我們認為,公民一旦死亡,就不能再決定、使用、變更其姓名,已經不能再對其姓名享有法律上的利益并承擔相應的義務。當公民死后,有人假冒其生前姓名從事某些活動,這實際上是對公民的名譽的損害,不宜認定為侵害公民的姓名權.
明確了姓名權的具體內容,也就可以知道什么行為是侵犯姓名權的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賠償,是沒具體額度的,如果有造成實際損失的,按實際損失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一般按侵權人的過錯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