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上散布他人隱私有什么后果(《民法通則》于2020.12.31失效)
是違法的,《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侵害隱私利益的民事責任方式,應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侵害他人隱私,造成財產損失的,應按照全部賠償原則,予以全部賠償。?侵害他人隱私,致他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數額,根據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害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侵害人的得利情況,侵害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受訴法院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予以酌定。
二、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網上公布他人隱私的行為是屬于侵權行為,受害者有權要求停止侵權并且道歉賠償,法律上是有相關的規定的,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集中采購目錄是誰確定公布
2021-02-03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