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損害賠償在本質上是交換關系的反映。從等價交換的原則出發,一方違約之后,應當賠償對方因違約而遭受的全部損失。《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從該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合同一方因為合同另一方違約而產生的損失,既包括實際損失,也包括預期利益的損失。所謂預期利益的損失,實際上就是使當事人處于交易正常實現情況下所能夠得到的利益。實際損失的數額比較直觀,相對容易判斷。在計算預期利益損失時,應把握三點:
一.時間點,要以合同訂立的時間作為計算預期利益的時間點;
二.損失的最高額,要以在合同履行前提下可以預見的期待利益為上限;
三.預期利益,應是在合同中當事人有明確的約定或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的,或是違約方預見到的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是合同違約方或加害人應承擔的損失后果,此外,要注意違約方的主觀惡意程度及守約方因對方違約所獲利益的合法、合理性。
2009年5月22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抑郁癥可以被辭退嗎
2020-11-26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