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國公司在中國行賄的案件頻頻浮現。不久前力拓胡*泰向中國客戶行賄,現在又有CCI行賄。實際上,近年來跨國公司在華已有商業賄賂成風的趨勢。國內民間經濟分析機構**集團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跨國企業在華行賄事件一直呈上升趨勢,中國在10年內至少調查了50萬件腐敗案,其中64%與國際貿易和外商有關。2002年至2005年,美國不干膠標簽材料巨頭**·丹尼森公司向中國地方官員行賄以獲取項目,日前,被處以2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公司曾安排近千人次的中國政府官員、電信運營商高管游玩,耗資千萬美元,結果向美國司法部和SEC共支付250萬美元罰金。**公司天津子公司自1991年到2002年間向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行賄162.3萬美元,結果因違反美國《反海外賄賂法》支付480萬美元。西*子在過去10年中曾向中國客戶行賄7000多萬美元,獲得超過23億美元的訂單,結果交納16億美元罰款為代價與德國和美國司法機構達成和解。
對于這眾多的洋賄賂案,輿論認為“中國法律監管不該沉默”、商業賄賂“是一個全球性的研究課題和實踐難題”、“商業賄賂是市場經濟的癌細胞”、目前中國“懲罰成本低,違法成本也低”等等。這些都對,但似乎還缺些什么。
商業賄賂一般發生在素質低下的企業里。可是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成長起來的洋企業照樣在中國商業賄賂。因此我們得承認,為了賺取更大利潤,說一定哪家企業就商業賄賂了,不管是洋企業還是土企業。不過我們還得承認,那些在華洋企業在自己國度里就很少有商業賄賂,并且那些洋企業在華商業賄賂有不少是被他們本國發現制裁的。這就說明那些市場經濟體制比較成熟的國家,規范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律比我們健全得多。
可是,中國也有許多法律法規專門針對和懲治商業賄賂的,為什么那些洋企業就敢以身試法呢?更奇怪的是,所有出口企業(指那些產品基本上全部銷往歐美市場)幾乎都沒有商業賄賂行為,即使有也是主要針對我國的海關、稅務部門,目的是早日拿到退稅。要知道,這些企業中有些是素質極低的,以前是做內貿生意,習慣以商業賄賂開路,一旦轉做外貿,在生意過程中再無商業賄賂。這恐怕很難用“商業賄賂是市場經濟的癌細胞”、“是一個全球性的研究課題和實踐難題”來解釋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人傷非醫保如何理賠
2020-12-26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民事案件
2020-12-24女人出軌男人打死不離婚,女方如何起訴離婚
2021-02-19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