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攝影作品的侵權屢見不鮮。從侵權的客體上看,有侵犯作者署名權、發表權的;有侵犯作者保護作品完整權和修改權的;有侵犯作者獲得報酬權的。從侵權的主體上來看,有傳統的出版社或者個人;也有新興的網絡公司或者一般法人。從侵權的方式來看,有將攝影作品單獨或者附隨文字一起出版的;也有將攝影作品用于商業經營的。
將攝影作品未經許可用于出版,在訴諸法院后對判罰標準有著比較明確的規定,即按照法定稿酬的二到五倍進行判罰,同時考慮到侵權的性質和被侵權作品的性質。
未經許可將攝影作品用于商業經營中的侵權求償相對比較復雜,如商家利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照片進行商標注冊或者廣告宣傳。這種情況下,侵權人不是通過復制被侵權作品而牟利的,使用他人的作品也只是為了產品或者服務的宣傳。被侵權作品的使用在侵權人的牟利行為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并且難以清楚明確地界定具體的數量。對該類侵權行為的賠償標準,實踐中有兩種不同的認識,其一,認為應該追償侵權人因此所獲的全部利潤;其二,認為應該按照在正常情況下,以此類使用行為應該付給權利人的使用費標準,向侵權人進行追償。
這兩種方法都有失偏頗,按照第一種方法,侵權人并不是直接依靠復制被侵權作品而獲利,侵權人雖實施了侵權行為,但是他所獲利潤并不完全是由侵權作品產生的,相反,因侵權行為所帶來的利潤往往只占侵權人利潤的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利潤是來源于侵權人其他的投入。如果將侵權人所獲利潤全部判給被侵權人,顯然是非常不公平的。按照第二種方法,最后確定的數額又太低,無法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失去了對侵權人進行懲戒的可能。所以,在實際審判中,應本著既在合理范圍內、又能充分地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處理。
比較公允的方法是,按照行為人單次使用作品應支付的使用費作為確定賠償費用的基本參照標準,再乘以實際使用的次數,最終得出應向其求償的費用。比如,在商標上使用侵權作品的案件,就可將每件商品上使用的商標視為一次復制行為,由侵權人按件數承擔使用費。在廣告上使用侵權作品的案件,應按照業內的通常情況先確定一個合理數額作為被告每次使用應支付的基本費用,再確定被告的廣告播放了多少單次時間,二者相乘就可以算出最后應支付多少費用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0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