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規定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據此,賠償損失的范圍應當包括可得利益。我國法律實行的是完全賠償原則。完全賠償原則要求賠償范圍包括兩個部分。具體包括:
第一,被違約人因對方違約而導致的現有財產的減少。現有財產的減少在法理上可稱為實際損失、直接損失、現實損失和積極損害,是指被違約人因對方違約所支付的費用、財產的滅失或損害。現有財產的減少,還應包括締約費用。
第二,被違約人因對方違約造成的可得利益的損失。可得利益損失在法理上可稱為消極損害或預期利益損失。可得利益損失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直接損失。因為它是在正常履行合同情況下必然實現的利益。可得利益損失是違約的必然后果。違約方所承擔的賠償責任,在一般情況下是完全賠償責任。當事人如果有約定,只賠償實際損失,自當允許。如果法律、法規對賠償范圍有特別規定的,應當按規定辦理。從我國現行的一些法律、法規來看,為體現對某些經營風險比較大的公用、公共企業的保護,限制了這些企業的賠償范圍。比如:從承運貨物時起,至貨物交付收貨人或依照有關規定處理完畢時止,貨物發生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的,除保險和保價運輸的以外,均由承運人按貨物的實際損失賠償。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手術簽字非直系親屬可以簽嗎
2021-03-02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國有土地使用證拆遷中有用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