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10年5月份,王某與張某因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經交警調解達成損害賠償協議:除按交強險的規定辦理賠償外,負有主要責任的王某應一次性按60%的比例賠償傷者張某醫療費、營養費、誤工費、鑒定費等各項損失合計1.3萬元,其他損失雙方互不追究。
調解書簽字生效后三個多月,張某因未獲王某賠償款,將王某起訴到法院,請求按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重新判決王某承擔4.2萬元的賠償責任。王某到法院應訴答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認為在交警機關的調解協議合法有效,應按約定承擔賠償責任。那么,像這種在交警機關達成的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效力如何。如遭遇不履行應該怎么辦?
[法律解讀]
事故當事人在公安交警部門主持調解當中達成的損害賠償調解協議,屬于合同法規定的民事合同的性質,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依法履行該調解協議。依照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當事人對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那么,這種對不履行調解書的起訴,是合同不履行糾紛之訴,還是交通事故侵權賠償之訴?栗律師認為,對該條法律規定的正確適用應為:一方當事人如果反悔向法院起訴請求變更、撤銷或宣告無效的,應該有充分證據證明調解協議具有可撤銷或認定無效的情形,否則只能是確認履行之訴,而非侵權之訴。那么,對賠償權利人遭遇調解協議不履行的情況,依照最高法院《關于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的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意見》的相關規定,可以采取以下維權措施獲得賠償:對于在公安交警機關達成具有給付內容的協議,當事人可按照《公證法》的規定申請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的效力,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也可根據《民訴法》的規定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還可以申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依法院的確認決定,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最后,大連律師建議交通事故具有受償權利的當事人,是否選擇在公安交警機關調解結案,應慎重考慮對方的調解及履約誠意和條件,否則應到法院依法訴訟維權,以免索賠走彎路,利益受損失。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一般來說,只要當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經過平等協商自愿達成賠償協議,并且該協議不違反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公共利益的,這份賠償協議應該就是有效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