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20日,嚴某同浙江省某鄉鎮企業的孫某訂立了關于"滾筒式漿糊機"的技術轉讓合同一份,該合同名為"專利技術許可合同",系普通實施許可。合同中載明了專利申請日、專利申請號和專利申請公告日,因專利申請尚未正式授予專利權,故合同上"專利權授予日","專利證書"兩欄中空白。在訂立合同前,嚴某向孫某說明了"滾筒式漿糊機"專利申請已獲中國專利局公告,但還未正式授予專利權。當事人雙方都了解專利申請尚未授予專利權的法律狀態。合同約定嚴某普通許可孫某制造,使用,銷售"滾筒式漿糊機",孫向嚴分兩期支付技術入門費8000元,第一期4000元在合同簽署日起三天內匯付,第二期4000元在孫某試出樣品后五天內匯付,產品投放市場后,孫按銷售額的4%向嚴某支付提成費,任何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10000元。孫在合同簽訂當日即向嚴支付了第一期技術入門費4000元。隨即回鄉著手試制樣品,并于該年11月試樣成功。孫帶著樣品至上海幾家大商店征求訂貨均未落實,于11月18日致函嚴,稱該產品不適應當前市場需要,不受用戶歡迎,決定不再生產"滾筒式漿糊機",要求終止合同,已付的4000元技術入門費不再所還,未付的第二期入門費4000元不再支付。嚴接信后明確不同意終止合同,但孫不再理睬嚴,停止履行合同。雙方遂發生爭議,嚴某要求孫某支付違約金,并終止合同。焦點分析
這一份在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之后,授權之前訂立的技術轉讓合同是否有效?應按有效合同還是按無效或不成立的合同處理?
第一種意見認為:這一份合同無效。無效的理由有二:1.訂立合同時"滾筒式漿糊機"尚未被授予專利權,將雖已獲公告但仍處于專利申請待批階段的技術成果以"專利技術合同成果"的名義許可他人使用,顯屬欺詐行為,故合同因欺詐訂立而無效。2.這一份技術轉讓合同違反了《上海市專利許可合同管理辦法》。該《辦法》第九條規定:以申請專利尚未明確授權與否期間訂立的許可合同應設立"專利申請被批準后合同條款是否變更,或者是否簽訂專利許可合同"條款和"合同履行中,專利申請被駁回時的合同處置辦法"條款。而這一份合同中顯然缺少上述條款,該合同因違反法律、法規而無效。故應按無效合同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南京房產公證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5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