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責任能力量刑情節類型:
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又聾又啞的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盲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未成人犯量刑情節:
1.未成年犯從寬比例的考慮因素:
(1)對犯罪的認識能力;
(2)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
(3)犯罪時的年齡;
(4)是否初犯;
(5)悔罪表現、
(6)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
2.未成年犯從寬幅度: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50%。
三、其他刑事責任能力情節的從寬幅度:
1.《量刑規范》沒有明確規定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從寬幅度;
2.主要應考慮生理缺陷影響其辨認或者控制行為能力的大小確定調解比例。
【律師提示】
①量刑情節從寬從大到小比例排列順序:未成年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精神病人。
②對于剛滿18周歲成年人,可以靈活選擇小于10%的具體比例從輕處罰。
③老年犯可以作為從寬量刑情節(調解比例應小于未成年犯調節比例)。
【法條鏈接】
《刑法》
(一)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四)第六十一條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五十四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
對于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慮其犯罪的動機、目的、情節、后果以及悔罪表現等,并結合其人身危險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從寬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
一、量刑的基本方法
量刑情節調節基準刑的方法:
對于具有刑法總則規定的未成年人犯罪、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節的,先用該量刑情節對基準刑進行調節,在此基礎上,再用其他量刑情節進行調節。
三、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
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50%。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試行)
三、常見量刑情節適用
量刑時要充分考慮各種法定和酌定量刑情節,根據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實以及量刑情節的不同情形,依法確定量刑情節的適用及其調節比例。對嚴重暴力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毒品犯罪,在確定從寬的幅度時,要從嚴掌握;對較輕的犯罪要充分體現從寬的政策。對以下常見量刑情節,可以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適當的調節比例。
1、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40%;犯上述八種以外其他之罪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50%。
(3)對于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情形的,依該規定宣告緩刑。
(4)對于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情形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免予刑事處罰。
2、對于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綜合考慮其實施犯罪行為時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犯罪性質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病情為重度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
(2)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病情為中度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3)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病情為輕度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未區分重度、中度、輕度的,依照第(2)項的規定確定從寬的幅度。
3、對于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綜合考慮其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性質、聾啞或視力障礙影響其辨認能力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聾或啞,視力或聽力存在嚴重障礙的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4、對于六十五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犯罪,綜合考慮其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情節、后果、犯罪時的年齡以及悔罪表現等,確定從寬的幅度。
(1)已滿六十五周歲不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犯,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犯,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
來源:互聯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原則,醫療事故誰來舉證
2021-03-19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修建高速鐵路,拆遷紅線是多少米
2020-11-10公租房拆遷中,被拆遷人如何安置
2020-11-24拆遷是先征地后拆遷的嗎
2021-01-17所有權爭議的房屋,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2-28濟南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樣規定的
2021-01-09政府拆遷沒有執照的商鋪怎么辦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