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對分公司訴訟地位的法律規定:
1、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分別對分公司的訴訟主體地位作出了規定。根據兩處條文的規定,分公司的法律地位被定義為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并由主要負責人代表參加訴訟。條文對分公司的其他組織地位進行了解釋,“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可以參加訴訟并非必然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是否參加訴訟取決于當事人的選擇。當事人選擇分公司作為被告進行訴訟后,法院則要根據分公司的情況進行判斷,判斷的標準為,一是分公司要合法成立,二是以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為基礎。這兩項標準為必然選擇條件,缺乏其一,分公司均不能作為獨立民事主體參加訴訟。
2、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分公司是相對總公司而言,是總公司分支機構的一種形式,是根據經營業務的種類或區域劃分的需要,進行的內部分工。分公司具有自己獨立的辦事機構,擁有總公司授予管理的財產,具有獨立開展業務活動的條件。依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分公司被核準登記后,由分公司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營業執照。分公司雖有營業執照,但其不是獨立的公司法人機關,也不是獨立的納稅主體,其承擔的民事責任范圍不以其經營管理的財產為限,總公司對分公司經營期間的債務承擔有清償責任。
3、最高院關于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第78條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裁定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企業法人直接經營管理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的財產。執行企業法人分支機構過程中,對企業法人的變更和追加是執行中的程序處理,依當事人的申請而作出,但實質上則涉及被變更追加主體的實體權利。被變更追加進來的被執行人負有向申請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義務,如不按規定履行,將遇到被強制執行的后果。從該條的實際運用來看,在分公司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裁定追加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而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的財產理所當然是企業法人財產的一部分,也能夠作為被執行對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