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25萬元以上的,最高將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1日公布的知識產權刑事司法解釋作出的規定。司法解釋明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213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3萬元以上的;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3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213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非法經營數額在2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5萬元以上的;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1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根據這個司法解釋,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214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在25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214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司法解釋規定,實施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213條的規定,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處罰。實施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并罰。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指出,所謂“相同的商標”,是指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完全相同,或者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足以對公眾產生誤導的商標。而“使用”則是指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產品說明書、商品交易文書,或者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等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理財合同如何適用法律
2020-12-31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