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在開庭前如果認同了律師的有罪辯護思路,當庭卻突然拒不認罪的,律師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繼續做有罪辯護的。否則,律師就無法維護委托人的合法利益,更背離了律師應盡的忠誠義務。這是因為,與被告人突然認罪的情形不同,被告人一旦突然不認罪,就等于否定了原來與律師達成的有罪辯護之共識,而重新開始行使無罪辯護權。律師假如不與被告人溝通,而以所謂的“獨立辯護”為由,繼續向法庭做有罪辯護,那么,這就造成律師的有罪辯護抵消了被告人無罪辯護的結果。在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的問題上,律師站在檢察官的立場上,與自己的委托人發生直接的對立和沖突,這難道不是對委托人利益的嚴重背離嗎?這難道不屬于變相出賣委托人利益的舉動嗎?
司法實踐中屢有一些從事法律援助的律師,在被告人不認罪的情況下而從事有罪辯護活動的情形。這些律師作此選擇確實事出有因,他們畢竟不是被告人委托的律師,而是經司法機關指定而參與訴訟過程的律師,也沒有取得被告人的訴訟費用。但即便如此,律師也應忠誠于被告人的利益,而不能從事也不利于甚至有害于被告人的訴訟行動,否則,被告人也是有權拒絕這樣的“法律援助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至于那些通過被告人的聘請而參與訴訟活動的律師,就更沒有理由作此不明智的選擇了。
面對被告人當庭突然不認罪的情況,律師同樣應當申請法庭進行短暫休庭,與被告人進行協商和溝通。律師應當訊問被告人當庭突然不認罪的原因和真實想法,告知這樣做的法律后果,提醒他這樣不認罪不僅難以說服法庭作出無罪判決,反而會導致量刑辯護機會的喪失。經過這樣的善意提醒和告誡,假如被告人改變主意,并同意律師繼續做有罪辯護的,律師當然可以繼續做有罪辯護;假如被告人固執己見,繼續選擇不認罪,并明確反對律師繼續做有罪辯護的,那么,律師只能要么改變自己的辯護思路,要么退出案件的辯護工作。最不負責任的做法就是不理會被告人的反對,若無其事地繼續堅持有罪辯護的立場。這是對被告人利益的最大蔑視,既不會得到被告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背離了基本的職業倫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證辦理常見糾紛及解決
2020-11-19四級醫療事故有無精神撫慰金?
2021-01-30公款做理財產品違法嗎
2021-03-05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