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賠償和量刑標準
防衛人進行防衛是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損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其目的是出于反擊和制止正在實施的不法侵害,這是防衛過當的前提條件。實際上,防衛過當符合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僅僅是不符合第五個條件,防衛過當應具有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即正當防衛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時間條件、對象條件和主觀條件。這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成立防衛過當,而是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如挑撥防衛、假想防衛、防衛不適時、防衛第三者等。這些防衛沒有正當防衛的主客觀基礎,其本身是非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按刑法規定的罪名定罪處刑。
二、行為
防衛人雖然出于防衛的目的,但是防衛行為明顯超過了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須的限度而造成了重大的損害。所以說防衛行為具有不正當性,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說明了防衛過當的本質特征。
防衛過當是一種輕微的犯罪行為,它的本質應當是較輕的社會危害性。這是因為,從防衛過當的整個過程來看,防衛人雖然出于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為目的,但是有一定的罪過心理,在主觀上對自己反擊和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和結果持放任態度或疏忽大意、過于自信的態度,客觀上防衛人的行為明顯超過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須的限度。
損害了不法侵害人被刑法所保護的部分利益,防衛行為也就由最初的正當防衛轉化為犯罪行為,而正當防衛的本質是社會的有益性,犯罪的本質是社會危害性,因此,防衛過當既是具有社會有益性,又具有社會危害性,但其社會危害性是主要的,所以說防衛過當是輕微的犯罪行為。
三、相關知識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損害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正當防衛的本質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它有以下兩個基本特征:
(一)正義合法性。正當防衛是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同不法侵害作斗爭的行為。他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又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義務,是一種正義行為,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二)目的合法性。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防衛人主觀上既沒有危害社會的目的,也沒有危害社會的犯罪意圖,因而正當防衛即使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也不負刑事責任。相反,應得到社會的大力提倡。
(三)特征:
1,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
目的正當性是指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防衛性是指正當防衛是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同不法侵害作斗爭的行為。他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又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義務,是一種正義行為,應受到法律的保護。目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具有密切的聯系。首先,目的的正當性制約著行為的防衛性。其次,行為的防衛性體現著目的的正當性,是目的正當性的客觀表現。
2,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
防衛意圖,是指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而決意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狀態。正當防衛在客觀上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生或者財產的損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觀。但是,正當防衛與犯罪具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有看到正當防衛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國家和其他合法權益的本質,才能真正把握住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
3,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觀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性質。因此,正當防衛沒有法益侵害性,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社會政治評價;正當防衛不具備犯罪構成,沒有刑事違法性,因此,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法律評價。在這個意義上說,正當防衛是排除社會危害性和阻止刑事違法性的統一。
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防衛過當的定罪;二是防衛過當的處罰。防衛過當本身不是獨立的罪名,對防衛過當應根據防衛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客觀上造成的具體危害結果來確定罪名。從司法實踐來看,防衛過當行為觸犯的罪名主要有(間接)故意殺人罪、過失致死罪、(間接)故意傷害罪和過失重傷罪。為了表明防衛過當的情況,在制作判決書時,應當注明因防衛過當而構成某種犯罪。
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為在防衛過當的情形中防衛人主觀上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雖然對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但其行為的客觀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為小的多,所以,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我們在了解相關法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仔細將只是看完全,們不能只看一半,比如說以上問題可能就會因為知識的欠缺導致自己的利益反而被損害的事件發生,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了解相關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的履行不能怎么認定
2021-02-07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