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設計資料、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等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在實踐中,商業秘密對于用人單位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商業秘密沒有保護好,很可能帶給單位致命的打擊。因此很多用人單位一般都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訂立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從我國的立法來看,我國早在1996年國家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中以做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六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法律賦予了用人單位利用脫密期保護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權利。
這個要看當事人的崗位涉密程度而定。一般需要在本單位脫密,辭職后還有保密義務,但單位需要支付保密補償費,該保密才是有效的。《新保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保密法解讀時這樣說:脫密期管理要求主要包括:與原機關、單位簽訂保密承諾書,做出繼續遵守保密義務、不泄露所知悉國家秘密的承諾;及時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國家秘密載體和涉密信息設備,并辦理移交手續;未經審查批準,不得擅自出境;不得到境外駐華機構、組織或者外資企業工作;不得為境外組織人員或者外資企業提供勞務、咨詢或者服務。涉密人員的脫密期應根據其接觸、知悉國家秘密的密級、數量、時間等情況確定。一般情況下,核心涉密人員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員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員為1年至2年。脫密期自機關、單位批準涉密人員離開涉密崗位之日起計算。對特殊的高知密度人員,可以依法設定超過上述期限的脫密期,甚至在就業、出境等方面予以終身限制。涉密人員離崗的,脫密期管理由本機關、本單位負責。涉密人員離開原涉密單位,調入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的,脫密期管理由調入單位負責;屬于其他情況的,由原涉密單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公安機關負責。
小編提醒您,在這段時期之內,用人單位可以把員工調至不需保密的部門工作,以確保員工不再接觸新的商業秘密,因此,脫密期也可以稱為提前通知期。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