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16條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這就是說,一個人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結果,但經過調查以后證明,他既沒有犯罪的故意,也沒有過失,即無罪過,那么不管危害結果有多么嚴重,也不構成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由于行為人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或者行為人不能預見的原因而引起的危害結果,都是行為人所無法避免的,當然不能讓他負責任。
具體有很多啊,如地震,山洪爆發或者動物的侵襲等等,使他無法抵抗。例如某人趕著馬車走到一所學校門口,正好一個足球被學生踢到馬前面,使馬受驚猛跑,趕車人拚命拉馬,但馬還是拚命猛跑。這時趕車人發現前方有一個小孩,眼看就要被馬車撞上,但是,不管他怎樣用力拉馬都拉不住,結果馬車從小孩身上軋過去,當場把小孩軋死了雖然小孩死在馬車下面,但是,不能讓趕車人負責,因為他遇到的是不可抗拒的力量,眼看要軋死人,但他沒有辦法避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權怎么會喪失
2021-01-20分居期間戀愛算出軌嗎
2020-11-19合同保密協議范本
2021-03-09北京現1.9萬噸污泥污染,污染環境構成什么犯罪
2021-02-27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