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表現
商標法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做出了法律上的界定,有下列五種: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為商標侵權行為。這里所稱的同一種商品是指與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的商品;類似的商品是指在商品的功能、用途、原料、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生產經營者等方面,易使消費者難于辨別其來源而產生誤認、誤購現象的商品;相同商標是指在視覺上無差別或差別甚為細微的商標;近似的商標是指對商標進行整體比較,不易辨別,使消費者產生混同的商標。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為商標侵權行為。這是指作為商品的銷售者不應當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如果銷售就是一種商標侵權行為。但是要使每一個經銷商品的人,弄清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商品的使用商標的狀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考慮實際情況,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這項法律規定。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為商標侵權行為。這里應當強調的是,商標作為區別商品來源的標志,它的有形載體是商標標識,商標是通過商標標識發揮識別商品的作用。商標標識包括帶有商標的包裝物、標簽、封簽、說明書、合格證等物品。正是由于商標標識是體現商標專用權的一種載體,所以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這些商標標識的行為是商標侵權行為。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為商標侵權行為。這項侵權行為的產生是由于在經營行為中未經商標注冊人的同意而更換商標,所謂經營行為是將商品更換了商標后再投入市場。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也屬于是商標侵權行為。這一項是概括上述四項不能包含的其他商標侵權行為,從這一項規定中表明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給他人的商標專用權造成損害,可以說,是否造成損害是是否侵權的重要標志。
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商標法》第56條第1款規定了確定侵犯商標專用權賠償額的一般原則:
(1)按照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
(2)按照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確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土地流轉轉讓的手續
2020-12-08成都市農村拆遷補償價格有哪些規定
2021-03-15房屋拆遷有營業執照能多賠多少錢
2021-01-26公房拆遷承租人有補償嗎
2021-01-18老人去世房子拆遷子女怎么過戶
2020-12-19征地樹木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農村拆遷有關法律規定有什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