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似商標侵權是如何的
1、商標外觀。即對兩個商標的文字、圖形或其組合的視覺形象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進行觀察,看是否能引起誤認或混淆。
2、商標讀音。從人們的聽覺出發(fā),判斷兩商標是否因讀音近似而導致混淆。
3、商標含義。分析兩個商標是否含義相同或近似并導致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
二、近似商品侵權的認定方法
確定判斷同一或類似商品的標準,是對兩種商品進行比對的關鍵4。國家商標局雖然編發(fā)了《類似商品區(qū)分表》,但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很難解決實踐中是否類似的問題,因此《類似商品區(qū)分表》和《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并不是劃分類似商品的依據(jù),只能作為認定類似商品的參考。根據(jù)兩種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產企業(yè)、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等方面是否類似、且這種類似是否易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解等方面來進行判斷,是實務中唯一可行的選擇。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并非不同類、不同組就等于不相類似,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名為“某某礦泉冰”的飲料和礦泉水屬于第32類商品,而冰磚、冰棍等屬于第30類商品,兩者不屬同一類別。但因原料、用途、銷售途徑、消費群體等基本相同,生產工藝近似,應認定為類似商品。而且類似商品的標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一些原先不相類似的商品可能因新材料、新工藝、新形式的出現(xiàn),以及功能、用途、銷售渠道等的變化而成為類似商品。在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情況下,與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產企業(yè)、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等方面近似,易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的商品為“類似商品”。判斷是否屬“類似商品”,前提是商品之間的關系,并考慮商品和商標之間的關系。
商品的功能、用途相同,并且具有共同的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的,一般認定為類似商品,但商品的原料、生產企業(yè)等因素,能夠明顯表明商品的來源,不會使消費者產生誤認的,不應認定為類似商品。如果商品與服務之間存在著特定的聯(lián)系,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易使消費者認為是同一企業(yè)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該商品與服務應認定為類似。
商標侵權真實是對社會的毒害是很大的,如果不以確定的規(guī)范加以規(guī)制的話真的不太好進行管理,也不利于社會的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展,還希望大家能夠一起保護商標權哦!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多久可以賣房子
2020-11-17婚姻法離婚損害賠償
2020-11-29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guī)定
2021-01-01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yǎng)費
2021-03-23防衛(wèi)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xiàn)場嗎
2021-03-24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洗車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