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是否必須向報案人出具書面立案通知書
目前我國法律對公安機關是否要向報案人出具書面的立案通知書沒明確的規(guī)定,如果報案人是案件的受害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一般會通知。
第一百七十五條?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jīng)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nèi)送達控告人。
向公安機關報案注意事項
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jīng)宣讀無誤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因此,用口頭形式同以書面形式提出的報案、控告、舉報,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司法機關都應當接受,以便于公民行使報案、控告、舉報的權利。
不過,辦案人員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時,應當盡量詳細地將有關犯罪事實的具體情節(jié),如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過程、后果,或者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以及材料的來源等詢問清楚。公民用書面報案、控告、舉報時,應當寫明自己的姓名、住址和所在單位,以示負責,并便于司法機關調(diào)查了解。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書面報案、控告、舉報,應由單位加蓋公章,并由單位負責人簽名或蓋章。對于匿名的報案、控告、舉報,司法機關應持特別慎重的態(tài)度。
匿名報案、控告、舉報的情況是復雜的,有的可能是由于害怕遭到打擊報復而不敢具名;有的可能是因為怕負責任而不愿署名;也有的則是利用匿名檢舉誣告陷害他人。因此對匿名報案、控告、舉報應當認真地、細致地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真有犯罪事實發(fā)生。匿名報案、控告、舉報,未經(jīng)查證屬實,不能作為立案的根據(jù)。
公安機關立案的條件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jù)。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guī)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jù)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jù)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jié)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jīng)發(fā)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jù)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jié)。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公安機關是不是必須向報案人出具書面立案通知書”問題進行的解答,目前我國法律對公安機關是否要向報案人出具書面的立案通知書沒明確的規(guī)定,如果報案人是案件的受害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一般會通知。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xù)嗎
2021-03-24勞動關系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9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25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形式發(fā)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nèi)容
2021-03-18我國關于遺產(chǎn)繼承稅的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0-11-12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內(nèi)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超載運輸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企業(yè)財產(chǎn)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