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懲處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的通知》(公通字〔2013〕12號)明確規定:“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齡、有效證件號碼、婚姻狀況、工作單位、學歷、履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信息、數據資料。”“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泄露個人信息罪刑法修正案9的相關規定和之前有哪些變化
1、擴大犯罪主體范圍
原條文規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主體為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國家工作人員,在規定單位可觸犯上述兩罪名的同時,亦限定了犯罪主體的范圍。該犯罪主體的設定主要是考慮到國家機關以及相關單位通過主管各項行政事務、經營壟斷性行業以及負責公民日常生活等情況,掌握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故應針對上述機關、單位就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作出相關刑罰性規定。
但隨著各類社交、購物、第三方支付等網絡平臺的出現,以及上述平臺單位要求公民實名注冊并提供相關身份信息的行業要求(如支付寶以及微信的實名制),公民的個人信息逐漸亦被上述單位所掌控。此時,基于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同時考慮原《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并不適用于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之外的單位或個人,《修正案》第十七條對此作出了新的規定?!缎拚浮返谑邨l新規定刪除了原條文中的“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國家工作人員”這一主體規定,將上述兩罪名的犯罪主體擴大為一般主體及單位,擴大了犯罪主體并為除原規定的犯罪主體意外的單位觸犯上述兩罪名的追責提供了法律依據。
2、犯罪客觀方面包涵所有的“提供”行為
原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中,其客觀方面表現為“出售”或是“非法提供”?!缎薷陌浮分袑ⅰ胺欠ㄌ峁毙薷臑椤疤峁?,根據原規定的立法原意并綜合相關判例,筆者認為“非法提供”是指違反國家關于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規定,將自己履行職務過程中掌握的公民個人信息,以出售以外的方式提供他人的行為。而此時將“非法提供”修改為“提供”,體現的是立法者對于公民個人信息的一種絕對保護的態度,即無論何種形式的“提供”,只要是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等國家規定的,均符合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中的犯罪客觀方面的規定,此時對于行為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并不合符相關法律規定的除外情形。
3、增設量刑格,對犯罪情節進行細分
《修正案》實施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將有兩種量刑情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條文的修改提高了觸犯本罪名的法定刑,根據條文的第二款,立法者對于原“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公民信息后又將信息泄露的情形,持嚴厲打擊的態度,對于此種情節應予從重處罰。
4、填補了原規定的空白之處
從原《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中所規定的兩個罪名可知,個人/單位接觸公民個人信息的途徑、方法共有下列幾種:履行職責、提供服務、竊取、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其中對于竊取或者其他方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非法手段,于原《刑法》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二款中已有規制;而對于通過合法手段獲得公民個人信息而又將該信息出售、提供給他人的行為,上述法條僅就其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兩種獲取信息的方式進行規制。換言之,對于通過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以外的方式合法地獲得公民個人信息后,又將該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給他人的行為,現行《刑法》并無相關處罰的規定?!缎拚浮非『脤υ摽瞻字幾鞒鰪浹a。
現階段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情況已愈趨嚴重,在完善了針對公民信息保護的相關《刑法》規范的同時,相關部門亦應加強執法、打擊犯罪的力度,在有法可依的同時,更應做到執法必嚴。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當在進入網站的時候應當盡可能的去比較官方的網站,不要進那些不知是何物的網站,并且有些信息可以不填就最好不要填,以免信息泄露。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一般值多少錢
2020-12-31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