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屬于自動投案
第一、投案行為必須是發生在犯罪人尚未歸案之前,這是自動投案的時間規定。
犯罪人尚未歸案之前,是指:
1、犯罪事實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之前;
2、犯罪事實已被司法機關發現,但犯罪分子本人尚未被司法機關發現之前;
3、犯罪事實和犯罪分子均以被司法機關發現,但司法機關尚未對犯罪分子采取訊問或強制措施之前;
4、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尚示被司法機關發現,僅因犯罪分子形跡可疑而被審查、教育主動交待的,也符合犯罪人尚未歸案之前的情形。
第二、投案行為是犯罪分子的意志所決定的,這是自動投案是否成立的關鍵。
犯罪分子的意志所決定的,是指犯罪分子在前述的時間規定內,由犯罪分子自己的意志決定投案行為,他有以下幾種表現:
1、真誠的認罪、悔罪、爭取從寬處罰;
2、經家長、親朋好友規勸而投案;
3、社會力量迫使其投案。
第三、必須是向司法機關或者個人承認自己實施了犯罪行為,這是投案自首的實質性條件。這里所指的司法機關是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個人是指犯罪分子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其他有關負責人。
第四、必須是自愿置于有關司法機關或者個人的控制之下,等待進一步交待犯罪事實。
自首應如何量刑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對自首的犯罪人是從輕還是減輕處罰,由法院酌情決定。那么人民法院該如何裁量呢?具體情況要著重看犯罪人的犯罪情節、自首情節,同時兼顧自首的功利性、自首的本質。
首先,從犯罪情節上講,主要包括行為的客觀危害性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兩個方面的內容。具體有被告人的基本情況(尤其是犯罪人的責任能力、一貫表現),犯罪的主觀原因、客觀原因,犯罪的準備過程、實施過程,犯罪的直接和間接損害后果,罪過的形態,社會影響,行為人歸案后情況以及認罪態度等。
其次,應正確認識自首情節的外延。自首的外延包括自首的動機(是否基于悔罪而自首,若是,那么悔罪的程度如何:悔罪程度大的,從寬幅度就大,悔罪程度小的,從寬幅度就小)、自首的時間(是在被發覺前還是被發覺后,自首時間不同,反映犯罪人對其犯罪行為的悔悟程度不同)、自首的方式(是基于自己良心發現還是在他人勸說甚至強制下投案的)。只有全面分析自首情節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再次,從自首設立的根據上看,一方面基于犯罪人人身危險性減小,另一方面還有鼓勵犯罪人主動投案、節約司法成本為順利進行偵查起訴審判提供便利的功利性。為此應注意到,一方面從自首的根據上看,要求對犯罪人從輕處罰,但是另一方面自首制度與報應還是有一定聯系的,即須受到報應的制約。
最后,從自首的本質看,自首的本質內容是自動交付或者提請司法機關追訴(當然也有人認為自首的本質是悔罪。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自首都可以看做是悔罪的表征,但也不盡然,有的犯罪人投案且坦白交代,但無悔罪表現仍然成立自首)。自首的本質不要求悔罪,只要自首一般情況下就對犯罪人從輕處罰。
由于我國《刑法》對自首規定的是相對從寬處罰原則即“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要對犯罪后自首的予以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如果犯罪分子行為后果極其嚴重,雖然具有自首情節,但若將自首情節放到整個犯罪情節中考察,不足以成為犯罪分子從輕根據的,則不從輕。量刑時如何考慮自首情節,即是否據其作出從輕處理,取決于法官對上述所有因素的全面把握和正確運用。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投案自首的法律知識,雖說犯下犯罪行為是不可饒恕的一件事情,但是犯罪分子能自覺投案自首,那么法院可能就會對其從寬處罰,因此也提醒我們做下錯事要用于承擔責任。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被撞主責可以訴訟嗎
2021-01-07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將拆遷“非法辦學”難獲賠償
2021-03-17樹木拆遷賠償標準
2021-02-18對根據區片綜合地價確定的征地補償標準不滿意怎么辦
2021-01-23貴州省征地補償的法律法規依據
2021-02-02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不足之處
2021-02-23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征地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
2020-12-07國家征用農村耕地補償的標準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