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賠償后從輕量刑嗎
交通肇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事后賠償明確規定為法定從輕情節符合過失犯罪的處罰原則,有助于統一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規范交通肇事案件中其他法定量刑情節的適用。
交通肇事致人重大傷亡或公私財產重大損失的,構成交通肇事罪。由于我國《刑法》僅對交通肇事罪的客觀要件作出了相關規定,而對交通肇事罪這一過失犯罪的主觀要件并未作更為細致的規定,司法實踐中在處理交通肇事案件時對于犯罪嫌疑人事后賠償這一情節應在何種幅度內從輕處罰多有分歧,這也使得交通肇事案件往往難以形成統一的處罰標準,導致對于相似情形的交通肇事犯罪往往處理結果迥異。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應將交通肇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事后賠償明確規定為法定從輕情節。
法律規定
我國《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如何減輕交通肇事罪?
1、從自首方面去考慮。在交通肇事案件中也應當存在自首情節:
首先,《刑法》總則指導《刑法》分則,這是一般原則;而總則中并沒有對適用《刑法》第六十七條作出限制性的規定。因此,適用《刑法》第六十七條應當不受犯罪性質(種類)的限制。
其次,《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而公路交通規則屬于行政法規。法律效力低的不能排斥適用法律效力高的,這也是法律適用的一項原則。因此,不能用交通管理法規的某些規定,作為否定適用《刑法》第六十七條的依據。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關于嚴格依法處理交通道路肇事案件的通告》中明確規定:“對犯交通肇事罪后自首的,可酌情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是完全正確的。
關于交通肇事自首的認定,交通肇事案件有其特殊性。司法機關在處理時,應當根據這類案件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正確適用《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做到區別對待,這也是嚴肅執法的體現。對于交通肇事后潛逃,后又自動投案的,仍應認定為自首,但處罰上應和其他自首的有所區別;對極少數后果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也可以不從輕處罰。因為《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不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特別應當注意的是,在一些交通肇事案例中,交通肇事的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編造謊言,對自己的交通肇事的犯罪事實百般抵賴,其投案的實質不是為了接受法律的追究,而是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因而不能簡單地把犯罪嫌疑人的投案行為認定為自首。
在交通肇事犯具有自首的情節的量刑方面應當法定情節區別判決:
在“不逃逸且無其它特別惡劣情節”的交通肇事犯罪狀態下,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如實交待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事實,則成立自首,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之內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免于處罰;
在“不逃逸但有其它特別惡劣情節”的交通肇事犯罪狀態下,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如實交待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事實,則可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之內從輕、減輕處罰;
如果交通肇事的犯罪嫌疑人在逃逸后又能自動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事實,則可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之內從輕、減輕處罰。
以上為如何減輕交通肇事罪的內容。當發生了交通事故的時候。肇事車主不應該逃離現場,而應自動投案自首積極為受害者作出賠償,這樣是會減輕交通肇事罪的量刑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發生交通肇事之后,如果對受害者進行賠償之后,是可以重新進行處罰的,但是具體的情節還需要根據交通肇事的情況進行決定,對極少數后果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也可以不從輕處罰。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的權利有哪些,保證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26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人身損害九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