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本條是關于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及其刑罰的規定。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侵犯了商標注冊人的商標專用權,而且,客觀上使大量的偽、劣、次產品進入市場,對名優產品及同類產品造成沖擊,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應具備以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明知。即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仍然銷售,從中牟取非法利益。行為人是否明知,是本罪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適用本條規定時,必須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明知其銷售的商品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如果行為人不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銷售,不構成犯罪。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行為人是否明知:(1)行為人是否曾被告知所銷售的商品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2)銷售商品進貨價格和質量明顯低于市場上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商品的進貨價格和質量;(3)根據行為人本人的經驗和知識,能夠知道自己銷售的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2.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這里的“銷售”應是廣義的,包括批發、零售、代售、販賣等各個銷售環節。“假冒注冊商標”是指假冒他人已經注冊了的商標。如果是將還未有人注冊過的商標冒充已經注冊的商標在商品上使用,不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屬于違反注冊商標管理的行為。
3.銷售金額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這也是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個人銷售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銷售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應予追訴。
本條對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犯罪,規定了兩檔刑:即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實踐中,如果行為人銷售的商品假冒了他人注冊商標,同時商品本身是偽劣產品的,構成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應依照刑法規定的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嫌假冒注冊商標有什么后果
2021-02-11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