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死亡除因生理上的衰老以外,有時是突發性的,如暴病、車禍,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意外事件等。公民(自然人)死亡或宣告死亡這一法律事實導致其民事主體資格喪失,引起繼承的開始,繼承人取得繼承其遺產的權利。公民死亡之時或多或少要留下遺產:一是財產,二是財產權(債權);同時遺留下債務:一是死者生前所負的債務,二是死者身后因喪葬、遺產管理等所生之債。在外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繼承法中,均把死者的債務當作遺產,我國繼承法中的遺產是將債務排除在外的。把清償死者債務和繳納死者所欠稅款作為繼承人的一項義務加以規定,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這一規定與我國民法的權利與義務一致原則相適應。同時,我國的財產繼承制度在處理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債權和債務時,采取限定繼承的原則,繼承人對于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和稅款,限定在繼承人所繼承遺產的范圍之內負責清償,超過繼承人所繼承遺產的價值總額,超額部分繼承人可以不負清償的責任。自然人死亡后,繼承人繼承遺產和清償債務是在繼承人之間以及繼承人和債權人之間沒有受托人管理遺產并進行清算的情況下進行,在遺產轉移過程中,繼承人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的同時,本身就有清償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和繳納稅款的義務,但經常發生將作為一個整體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分割開,對債務以欠債人已死亡等種種借口拒絕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在債權請求遭拒絕,債權實現受到威脅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行使訴訟上的請求權,尋求司法保護。
人民法院應如何從訴訟程序上和實體上保護債權人合法債權并實現之,使繼承法律關系的內容所指向的義務由法院依法律予以司法保護,這應當是司法和立法應予重視的課題。筆者從債務人死亡案件被告及其他當事人的確定、債務人死亡的公告制度、債務清償順序和比例等相關法律問題入手,著重探討一下審理債務人死亡案件所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