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某系個體戶,因經營不善,負債累累。2004年1月,債權人孫某持生效判決書向法院申請執行錢某4萬余元的欠款。在法院執行過程中,錢某隱匿財產,稱無力償還債務。然錢某卻于2005年4月自行向其鄰居李某清償了債務32000元。孫某得知此事后,對李某債權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并以錢某“不當處分財產,損害債權人利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錢某向李某的償債行為。
[分歧]:
本案中,錢某的責任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其針對多個債權,任意選擇其中一個履行義務,客觀上使李某的債權獲得了完全清償,而孫某等其他債權人的債權得不到實現。錢某的行為,顯已違反了債權平等原則,但該種行為是否屬法定的可撤銷行為,在案件審理中產生了不同的意見。
有觀點認為,本案中錢某的履行行為不是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應判決駁回原告孫某的訴訟請求。首先,第74條對債務人的行為僅規定了3種可予撤銷的情形:一是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二是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三是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合同法74條未將債務人的任意履行行為納入其中,孫某行使撤銷權無法律依據。其次,在債權真實的情況下,債權人李某是善意第三人,其受償債權的行為,因債權成立在先,故而不違反善意取得制度所要求的等價原則,應當受到保護。
持另一種意見認為,本案債務人的行為應予撤銷。
理由是:
1、債務人的行為與債權平等原則相悖。所謂債權平等,即同一債務人存在數個到期債權,且多個債權人均向債務人主張權利時,除享有法定優先權外,其效力一律平等,沒有優劣之分,債務人應以其全部財產作為所有債權的一般擔保。這一原則在民法、中都有體現。本案中,債務人錢某在其責任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憑自己的意愿向不享有優先權的李某作足額清償,并使得其他債權人無法受償。這種行為非但與債權平等原則相違,而且若在實踐中得不到糾正,有可能大量出現債務人只向有特定關系的債權人清償債務,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情況,引發道德風險,破壞交易安全。
2、撤銷債務人的行為符合合同法第74條的立法本意。合同法設立撤銷權的目的在于保全債務人的責任能力,從而保障債權不因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而難以實現。本案債務人錢某拒不履行生效判決,將剩余財產向特定債權人任意履行,導致無責任財產可供分配,必然會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而撤銷該行為,可以增加債務人的責任財產并使得全體債權人平等受償,因此符合合同法第74條規定之精神。
3、撤銷債務人行為符合利益平衡原則。目前,我國個人破產的法律制度尚未確立,但是,破產制度所蘊含的平等保護原則,在時下債務人履行能力嚴重不足的情形下,亦有遵循的必要。當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若仍然允許債務人任意處分其財產,必然造成債權人之間利益的失衡。撤銷債務人的任意履行行為,可以保證各債權人通過參與法院主持下的分配程序,按比例受償債權,這樣既能實現了債權人利益的相對平衡,又不會影響債權人對債務人的余債受償權。
4、可以強化誠實信用原則。隨著社會法治化水平的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用法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但是從消極方面而言,少數當事人缺失誠信、規避法律的行為也在增加,這種現象不利于法律的成長和社會的進步。實踐中,債務人任意履行行為所指向的債權是否真實,往往很難確認,不能完全排除債務人借履行債務之名行轉移財產之實。因此,從法律的價值層面考慮,與其無法防范惡意避法的逃債行為,不如由法律規定禁止任意履行,將債務的全部責任財產平均分配至所有債權人,以此來強化誠實信用的法律原則。
5、行使撤銷權有利于維護法院的司法權威。債務人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的,法院雖可作出處罰,但如果不能撤銷其任意履行行為,判決書所確認的債權仍會落空,判決的效力將因此而被虛化,并會造成當事人對法院司法行為的不信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同居關系財產,同居關系中的財產怎樣分割
2020-11-30被別人誣陷偷錢怎么辦
2021-01-30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