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對債務人的效力的后果是怎樣的
債務人的行為一旦被撤銷,則該行為自始無效。如果債務人已與他人達成買賣合同但尚未交付財產,則該合同將因被撒銷而自始失效。如果已經交付財產,則應根據有償或無償及第三人是善意還是惡意的因素綜合考慮,進而決定是否應撤銷并返還財產。如果債務人處分行為被撤銷,則債務人免除他人債務的行為視為沒有免除,承擔他人債務的行為視為沒有承擔,為他人設定擔保的行為視為沒有設定,讓與財產的行為視為沒有。
相關知識:撤銷權成立要件
一、客觀要件
(一)須有債務人的行為。依《合同法》第74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可以撤銷的債務人的行為,一是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二是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三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另外,依《合同法解釋(二)》第18條規定,債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券或者放棄債權擔保,或者惡意延長到期債權大地的履行期的行為,債權人可以撤銷。依《合同法解釋(二)》第19條規定,對于《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并參考交易當時當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格70%的,一般可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于當地指導價或市場交易價30%的,一般可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74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二)債務人的行為必須以財產為標的。所謂以財產為標的的行為,是指財產上受直接影響的行為。債務人的行為,非以財產為標的者不得予以撤銷。例如結婚、收養或者終止收養、繼承的拋棄或者承認等,不得撤銷。以不作為債務的發生為目的的民事行為,以提供勞務的目的的民事行為,財產上利益的拒絕行為,已不得扣押的財產權為標的的行為,均不得作為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標的。
(三)債務人的行為有害債權(《合同法》第74條第1款)。所謂有害債權,是指債務人減少其清償資歷,不能使債權人依債權本旨得到滿足。債務人減少清償資歷包括兩種情況:一為減少積極財產;二為增加消極財產。
二、主觀要件
(一)債務人的惡意。惡意有意思主義與觀念主義的界定分歧。按意思主義,債務人在行為時須有詐害的意思。按觀念主義,債務人須明知有損債權人的權利,以知其行為可能引起或增加其無資歷狀態為已足。
(二)受益人的惡意。受益人,《合同法》中稱為“受讓人”(第74條第1款后段),在《合同法解釋(一)》中稱為“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第24條),是指基于債務人的行為而取得利益的人。受益人的惡意是指受益人在取得一定財產或者取得一定財產利益時,已經知道債務人所為的行為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也就是說已經認識到了該行為對債權損害的事實。至于受益人是否具有故意損害債權人的意圖,或者是否曾與債務人惡意串通,不再考慮之列。
(三)轉得人的惡意。在有些立法例上,定有轉得人。所謂轉得人,指由受益人取得權利的人。
因此,一旦債權人申請撤銷了債務人的撤銷權那么這種行為就是無效的,對于債權人來說可以得到相關的保護。如果債務人在此期間簽訂了相關的合同,那么也會因為撤銷權無效導致合同無效。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