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信息泄露產生了網上貸款怎么辦
如果貸款當時不是你簽字的,建議訴訟,確認當時的貸款合同無效。
別人以你的名義貸款,區分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你同意用你的名義貸款,而且在貸款合同上簽字的,法律上視為你的個人貸款,你應當按貸款合同的約定償還貸款本息。別人與銀行沒有法律關系。如果別人拒不還款,責任由你自己承擔。在你承擔還款責任后,可以向實際使用人追償。
2、你不知道別人以你的名義貸款的,你沒有簽訂任何貸款合同的,可以向銀行提出異議,并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該貸款合同無效。這種情況下,你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二、騙貸套現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目前部分貸款中介的騙貸套現行為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不僅給借款人,同時也給各類提供消費貸款的金融機構造成較大的損失。記者從多位消費金融從業人士處獲悉,貸款中介常見的行騙手法通常有幾種。其一,利用騙取的或盜取的他人身份和銀行卡等信息,與手機或其他消費品銷售商串通辦理虛假手機消費分期貸款,騙取貸款;其二,“套現中介”與銷售商合謀偽造分期貸款業務,完成騙貸;甚至有部分消費者不重視保護個人信息和征信記錄,為中介承諾的“好處費”配合騙貸套現。
“從業機構應守住底線,做合法合規的生意。其次是要提高自身風控能力,防止黑色產業鏈串通騙貸。此外,加快建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才能解決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提醒,消費者在進行借款時,要看清借口合同條款,尤其是費用和違約條款。“部分參與騙貸或者套現者認為,冒用他人身份的貸款事實與自己無關,而且騙取的金額或物品價值也不足以引起警方重視。”馬上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事實上,套現金額或其他情節達到刑事犯罪立案標準,也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如果是消費者幫助中介完成騙貸,將影響自身信用記錄,得不償失。
三、防止申貸后信息被泄露
具體來說,在貸款人和貸款機構簽訂款合時,貸款機構會事先跟貸款人簽訂協議,其中就包括了保密協議,內容包括貸款公司有保密用戶個人信息的義務。如果有一天,借款人的個人信息或資料真的被泄露,也可以拿起證據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為了防止個人信息被泄露,我們還要選擇正規靠譜的貸款機構,看貸款機構是否靠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判斷:
1、了解貸款機構是否正規。
2、了解貸款機構資金來源。
3、貸款前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百分之百的安全在現實生活中都難以實現,何況更是魚龍混雜的虛擬網絡,如果選擇在網上平臺申請貸款填寫個人資料時更要謹慎,尤其是一些貸款利率大的。在網絡上申請貸款,無論貸款是否成功,都需要向平臺提交個人資料,所以律霸網小編還是建議,要是能夠在正規貸款機構進行實地辦理貸款是最好的。如還有疑問,可繼續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