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信息泄露產生了網上貸款怎么辦
如果貸款當時不是你簽字的,建議訴訟,確認當時的貸款合同無效。
別人以你的名義貸款,區分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你同意用你的名義貸款,而且在貸款合同上簽字的,法律上視為你的個人貸款,你應當按貸款合同的約定償還貸款本息。別人與銀行沒有法律關系。如果別人拒不還款,責任由你自己承擔。在你承擔還款責任后,可以向實際使用人追償。
2、你不知道別人以你的名義貸款的,你沒有簽訂任何貸款合同的,可以向銀行提出異議,并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該貸款合同無效。這種情況下,你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二、騙貸套現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目前部分貸款中介的騙貸套現行為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不僅給借款人,同時也給各類提供消費貸款的金融機構造成較大的損失。記者從多位消費金融從業人士處獲悉,貸款中介常見的行騙手法通常有幾種。其一,利用騙取的或盜取的他人身份和銀行卡等信息,與手機或其他消費品銷售商串通辦理虛假手機消費分期貸款,騙取貸款;其二,“套現中介”與銷售商合謀偽造分期貸款業務,完成騙貸;甚至有部分消費者不重視保護個人信息和征信記錄,為中介承諾的“好處費”配合騙貸套現。
“從業機構應守住底線,做合法合規的生意。其次是要提高自身風控能力,防止黑色產業鏈串通騙貸。此外,加快建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才能解決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提醒,消費者在進行借款時,要看清借口合同條款,尤其是費用和違約條款?!安糠謪⑴c騙貸或者套現者認為,冒用他人身份的貸款事實與自己無關,而且騙取的金額或物品價值也不足以引起警方重視。”馬上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事實上,套現金額或其他情節達到刑事犯罪立案標準,也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如果是消費者幫助中介完成騙貸,將影響自身信用記錄,得不償失。
三、防止申貸后信息被泄露
具體來說,在貸款人和貸款機構簽訂款合時,貸款機構會事先跟貸款人簽訂協議,其中就包括了保密協議,內容包括貸款公司有保密用戶個人信息的義務。如果有一天,借款人的個人信息或資料真的被泄露,也可以拿起證據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為了防止個人信息被泄露,我們還要選擇正規靠譜的貸款機構,看貸款機構是否靠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判斷:
1、了解貸款機構是否正規。
2、了解貸款機構資金來源。
3、貸款前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百分之百的安全在現實生活中都難以實現,何況更是魚龍混雜的虛擬網絡,如果選擇在網上平臺申請貸款填寫個人資料時更要謹慎,尤其是一些貸款利率大的。在網絡上申請貸款,無論貸款是否成功,都需要向平臺提交個人資料,所以律霸網小編還是建議,要是能夠在正規貸款機構進行實地辦理貸款是最好的。如還有疑問,可繼續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