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借款違約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要有違約行為
違約行為包括不履行和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兩種行為。不履行借款合同,是指當事人根本沒有按照借款合同約定的條款履行合同義務。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是指當事人對借款合同約定的義務只是部分履行,而沒有履行借款合同所約定的全部義務。無論是不履行還是不完全履行,都屬于違約行為,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2、當事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
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不良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這種后果的發生。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不良后果,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因工作上的失誤以致發生不良后果。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違約,都應承擔違約責任。
二、貸款人違約怎么辦
對于借款合同糾紛中債務人逾期違約金的給付數額的計算方法,各地法院作法不盡相同。有的計算到起訴之日,有的計算到判決確定之日,有的計算到判決生效后十日,有的判決到實際給付之日。各種作法都能說出一定的道理。
我們認為,應區別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計算。這里應該注意的是,出借人雖然大多是銀行,但也屬企業性質,是獨立的法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處分的權利。與此同時,出于各種不同的考慮,法院在判決時除應交待清楚出借人的權利外,應該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和訴訟請求,依法作出判決,判決結果即不應超出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對其不合法的請求也不應予以支持。
1、僅要求本金而放棄違約金和逾期利息請求的,只判決本金;
2、雙方對逾期違約金和逾期利息有約定的,當事人對利息有明確請求數額,且不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可按其請求數額判決;
3、如債權人僅請求借款方返還本金并按約定或國家規定計收利息的,計算至起訴日至的可按其請求判決;
4、貸款方請求返還本金及全部應付利息的,應判決至判決確定之日后十日。因判決的確定是個變數,可能因不上訴和上訴而不同。
5、判決確定后十日之前,當事人自動履行的,在其履行時自動扣除提前的日期的利息,不屬于不按法院判決執行。
6、在判決確定后應該履行而拒不履行的,可以判決加倍罰息。在強制執行時以此執行不屬于判決不確定。
7、對于雙方約定的逾期違約金明顯過高的,一方提出請求,法院可以依法予以適當調整。雙方都未提出的,一般不應調整。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構成借款違約責任的條件和貸款人違約怎么辦”問題進行的解答,構成借款違約責任的條件有兩個,分別是當事人要有違約行為和當事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凈身出戶只要孩子可以嗎
2021-03-12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