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如何應對離婚出現債務轉移問題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加大對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吞另一方財產行為的懲處力度。
除了按照《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對行為一方進行處理外,對那些情節特別嚴重的行為人,應按妨害公務和偽證罪進行處理,以減少此類行為的發生。
2、明確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和偽造債務行為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在離婚訴訟中,由主張對方隱藏、轉移共同財產和偽造債務行為的當事人對對方隱藏、轉移共同財產和偽造債務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因為夫妻畢竟在一起生活,對家庭錢款的支出,有無銀行存款等應該比較清楚。如一方將存折隱藏,只要懂得戶名,通過申請法院可以調取相應的證據。如果只是一種懷疑和猜測,提供不出任何線索,只能由舉證方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3、進一步明確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和分割方式。
由于《婚姻法》對夫妻共同財產規定比較簡單,不能窮盡。但生活的豐富多彩卻使得個人財產的類型越來越多并不斷涌現,給司法增加了許多困難。為此,有必要通過司法解釋的方式,進一步明確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在明確范圍時最好能確定一些原則。通過這些原則,可以讓人很快識別出什么是夫妻共同財產,什么是個人財產。
4、知識產權的收益應以知識產權取得的時間為標準來確定。
以知識產權取得的時間而不是獲益時間來確定,有利于公平保護夫妻雙方的利益,維護和穩定婚姻家庭"?target="_blank"?style="color:blue;">婚姻家庭關系。為此,應注意分情況具體規定:婚前一方取得的知識產權,婚后取得的利益歸一方所有;婚后一方取得知識產權,婚后或者離婚后取得的利益應歸雙方共同所有。雙方離婚后,一方將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期待權變為既得利益時,另一方有權要求與利益獲得者一方分割所得;或離婚時,先對未實現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進行評估,將評估的“價值”作為共同財產部分,在分割共同財產時,享有知識產權的一方少分或給予另一方適當的補償。
5、應進一步明確夫妻分居期間所得歸屬和債務承擔。
我國《婚姻法》將夫妻感情不合分居達一定的期間作為判決離婚的法定理由,但對夫妻分居期間的相關問題卻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夫妻分居雖然解除了主要包括性生活在內的夫妻同居的義務,但夫妻關系仍然存在。夫妻分居應該把它看成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一種特例,是夫妻之間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一種特殊約定,這種約定有時雖然不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但應該是雙方默許認可的。所以,在明確夫妻分居期間所得歸屬和債務承擔時應注意:①夫妻分居期間的所得和債務一般歸夫或妻一方所有或承擔。因為,夫妻分居期間雖然夫妻關系依然存在,但雙方在財產上、經濟上的聯系逐漸減少,此時的收入已不再是夫妻共同勞動所得,再適用夫妻共同財產制不合理。夫妻分居后所負的債務一般也與對方無關,應由該債務方承擔。②夫妻分居期間,一方為子女的教育、醫療、生活所欠的債務,應為夫妻雙方的共同債務,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因教育、撫養子女是夫妻雙方的共同義務,不能因夫妻分居而免除一方應盡的義務。③夫妻分居期間,因一方患病等特殊原因,為治病而引起的債務以及生活上的困難,另一方有扶助的義務,其債務應為共同債務,夫妻共同承擔。
6、應進一步明確夫妻對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從此條規定看,以夫妻一方財產清償債務的,前提必須是第三人知道該約定,而且應該是債務存在前或開始時知道。夫妻自己的約定,特別是夫妻事后為逃避債務而作的約定,當然不能及于第三人。在離婚訴訟中,法院對夫妻與第三人的債務所作的判決,僅是就夫妻內部如何承擔責任而作出的,當然也不能及于第三人,更不能對抗債權人的起訴。債權人起訴后,夫妻應列為共同被告,并對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償還了債權人的債務后,夫妻之間可按離婚判決所確定的債務比例互相清償。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婚姻存續期間如果需要避免債務轉讓這種情況的話那么必須要明確雙方的責任承擔,而且必須要搞清楚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否則在離婚的時候自己的財產就無法得到該得的部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涉外離婚到哪兒去起訴
2021-03-03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