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不按約定還款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延遲還款的情況是大量存在,這對出借人也就是債權人來講是有很大風險的,稍不注意可能借款人就卷錢消失,此時自己也不知道應該要如何才能追討回借款。
1、遲延還款,即借款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時未還款。借款人過期未還借款,勢必影響到貸款人的資金周轉,損害貸款人的利益,因此,借款人遲延還款的,應負違約責任。另外,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借款的,貸款人依法享有要求保證人償還借款本金和利息或對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
2、提前還款,即借款人在約定的償還借款期限屆滿前償還借款。當事人對提前還款有約定的,按約定履行,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提前還款條款的,如提前還款不損害當事人利益,可不經貸款人同意而提前還款,利息按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如提前還款損害貸款人利益的,貸款人有權拒絕借款人提前還款要求,一般來說,金融機構會拒絕提前接受還貸,因為這樣意味著預期利益的損失。
借款人遲遲不還款怎么辦
原則上未約定利息的借條,債權人不能在要求還款時向債務人索要利息。但是如果借款時約定了還款期限,或者雖然沒有約定還款期限,但是債權人已經催告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還款的,債務人過了這個期限仍不還款,那么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支付逾期還款的利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規定,公民之間的無息借款,有約定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償還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應當予以準許。
一般在借款的時候都會就還款期限作出約定,而借款人不按約定還款的情形主要分為了兩種,即延遲還款與提前還款。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債權人不按時還款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延遲還款的情況是大量存在,這對出借人也就是債權人來講是有很大風險的,稍不注意可能借款人就卷錢消失,此時自己也不知道應該要如何才能追討回借款。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12-04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