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債權債務不能混同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涉及第三人利益。
我國《合同法》第106條規定:債權和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此所謂涉及第三人利益不發生混同效力,主要包括兩種情形:
1、合同債權為第三人權利的標的時。例如,債權人為他人質權的標的,為保護質權人的利益,不得使債權因合同而消滅。因為質權人對第三債務人享有直接請求給付的權利,尤其在入質債權附有擔保權時,質權人就債權的繼續存在享有更大的利益。
2、合同債權的實現和第三人有利害關系時。債權雖然不是第三人權利的標的,但第三人就債權的存在具有正當利益時,也不發生混同效力。
(二)法律特別規定。
法律為鼓勵流通性,設有例外規定,使債權債務雖然同歸于一人,但不發生混同效力。例如,依據臺灣地區民法,繼承人為限定繼承時,也不發生混同效力。保證人繼承主債務人的遺產時,通常就自己債務履行,有違保證觀念,故原則上應使保證債務消滅。但法律上不妨以同一人負擔以同一給付為目的的主從二債,如保證債務繼續存在,為債權人利益時,則例外地以不使保證債務消滅為宜。保證人雖繼承主債務人的遺產,但限定繼承時,保證債務不消滅。
相關知識:連帶之債的對內效力
連帶之債的內部效力,系指連帶債權人之間或連帶債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在連帶債務中,即各債務人之間的求償關系。
連帶債務的各債務人所負擔的給付義務,就債權人方面觀察,其份額在全部義務的范圍內是不確定的。因為債權人可請求任何一個債務人為全部或一部給付,也可不向其請求給付。但自債務人方面觀察,各債務人所應承擔的債務通常是有確定份額的,且這種份額一般在連帶債務成立時就已確定。當連帶債務人中的一人或數人清償了全部債務時,其他債務人的債務也隨之消滅。因此該債務人可就超過自己應承擔部分的給付,向其他債務人請求償還。
通過本文,這幾種情況本文也為大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大家需要清楚這些相關的內容介紹。這也是在債權債務中很重要的內容,不能進行混同的情況一定要清楚,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2-18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