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債務轉讓有爭議如何處理
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因債權債務轉讓問題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合同爭議的解決】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二、怎樣債權轉讓才能快速生效
第一、債權轉讓須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債權的有效存在是債權轉讓的根本前提。以無效的債權轉讓他人,或者以已經消滅的債權轉讓他人,就是轉讓的標的不能。這種規定的意義在于防止國家、集體的利益受損。
第二、轉讓的債權須有可讓與性。
按照《合同法》第79條的規定,有四種合同權利不得轉讓。第一類是依債權性質不得轉讓的,包括基于個人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以特定身份關系為繼承的債權;第二類是屬于從權利的債權,從權利依主權利的移轉而移轉,若將從權利和主權利分類而單獨轉讓,則為性質上所不允許;第三類是依合同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第四類是依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由于債權自身的特殊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三、債權人與受讓人須達成債權轉讓協議。
債權轉讓是一種處分行為,必須符合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如果債權轉移的主體不適合,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簽訂的債權轉讓合同無效,因此,債權的轉讓以有效的債權轉讓協議為條件。
第四、債權轉讓必須通知債務人。
合同權利的轉讓,是否以征得債務人的同意為要件,各國的立法有三種不同的規定:一是自由主義,德國民法典是主張債權原則上可以自由轉讓,不以取得債務人同意或通知為必要要件;二是通知主義,我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三是債務人同意主義,法國民法典主張債權轉讓以通知債務人或經債務人承諾為必要條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因債權債務轉讓問題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糾紛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2-27軍婚不能離婚嗎
2021-01-15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公租房拆遷補償款應怎樣確定
2021-01-09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被拆遷業主交付還建房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