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債務轉讓有爭議如何處理
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因債權債務轉讓問題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合同爭議的解決】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二、怎樣債權轉讓才能快速生效
第一、債權轉讓須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債權的有效存在是債權轉讓的根本前提。以無效的債權轉讓他人,或者以已經消滅的債權轉讓他人,就是轉讓的標的不能。這種規定的意義在于防止國家、集體的利益受損。
第二、轉讓的債權須有可讓與性。
按照《合同法》第79條的規定,有四種合同權利不得轉讓。第一類是依債權性質不得轉讓的,包括基于個人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以特定身份關系為繼承的債權;第二類是屬于從權利的債權,從權利依主權利的移轉而移轉,若將從權利和主權利分類而單獨轉讓,則為性質上所不允許;第三類是依合同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第四類是依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由于債權自身的特殊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三、債權人與受讓人須達成債權轉讓協議。
債權轉讓是一種處分行為,必須符合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如果債權轉移的主體不適合,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簽訂的債權轉讓合同無效,因此,債權的轉讓以有效的債權轉讓協議為條件。
第四、債權轉讓必須通知債務人。
合同權利的轉讓,是否以征得債務人的同意為要件,各國的立法有三種不同的規定:一是自由主義,德國民法典是主張債權原則上可以自由轉讓,不以取得債務人同意或通知為必要要件;二是通知主義,我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三是債務人同意主義,法國民法典主張債權轉讓以通知債務人或經債務人承諾為必要條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因債權債務轉讓問題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藏起孩子犯法嗎
2020-12-12企業可隨意以試用期內不勝任辭退員工嗎
2021-03-17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