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責債務承擔與履行承擔
履行承擔,又稱為債務清償承擔,是指債務人與第三人約定。第三人代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從而使債權、債務歸于消滅的一種制度。在履行承擔中契約之當事人為第三人(即此契約之債務人,與債務人(此契約之債權人,契約之標的為履行債務人對于他人之債務。讓在大多數情況下;按照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合同義務都是由當事人自己履行的。但履行承擔因第三人的履行而使債權人的全部或部分債權得到實現;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同時不損害債務人的利益,也符合合同自由原則,如果法律未規定或當事人未約定必須由債務人親自履行,或者根據合同性質并不要求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第三人的代為履行自應得到法律的承認。
履行承擔與債務承擔在外觀上具有相似之處,二者都是由原債權、債務關系以外的第三人(承擔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從而使原來存在的全部或部分債權、債務關系歸于消滅。但二者的法律效果迥然有別,對二者的區分直接影響到法律的正確適用。
債務承擔與履行承擔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第一,形式不同。債務承擔合同既可由債務人和承擔人訂立,也可由承擔人直接和債權人訂立;履行承擔合同只在債務人和承擔人之間訂立。
第二,生效要件不同。債務人與承擔人之間訂立的債務承擔協議須經債權人同意方可生效;而履行承擔合同的訂立,無須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即可生效。
第三,效力不同。債務承擔屬于債的移轉的范疇,為債務主體的變化,承擔人已加人到與債權人的債權、債務關系中,取代了原債務人的地位成為了新債務人,使原債務人免除債務脫離合同關系。
債權人也因債務承擔直接取得了對承擔人的請求權,承擔人不按約定履行債務,需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原債務人則無權請求承擔人為給付或賠償。而履行承擔屬于債的履行方式的范疇,債務主體并沒有發生變化,其成立不能使債務人免除債務而脫離合同關系,債權人沒有取得對履行承擔人的直接請求權,承擔人也無須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但因債務人和承擔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承擔人對債務人負有向債權人為清償的義務,在承擔人未向債權人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時,債務人可請求承擔人為履行,并對由此造成的損失請求賠償。故履行承擔又被稱為內部承擔。
上述可見,債務承擔和履行承擔在理論上的分野是明確的,但在實踐中,免責債務承擔和履行承擔的界限有時并非十分清晰,極易發生混淆。對二者的區分判斷,根據立法規定和學說解釋,通常可從兩個方面進行把握:
其一,從保護承擔人的角度看,沒有第三人的同意,任何人不得為第三人設定義務。如果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的約定不明,而第三人對債權人是否享有請求權提出異議的,應推定為履行承擔。即將當事人約定的是免責債務承擔還是履行承擔的異議權賦予給了作為第三人的承擔人,如果承擔人否認為免責債務承擔,在約定不明難以判別的情況下,推定為履行承擔。(本文由律霸網網整理)如《德國民法典》第329條規定:“契約當事人之一方并非為債務承擔,而僅負擔對方對債權人應為清償之義務時,如有疑義,推定債權人不得取得對此人直接請求清償的權利。”我國臺灣地區學者也認為,“承擔人不因與債務人訂立債務承擔契約,而當然負有代債務人為清償之義務,蓋承擔契約在使第三人直接代替債務人而為債務人,而使負擔清償債務之義務,則為履行承擔之效果,二者性質上不同,應為兩事。惟當事人之意思表示不明時,可認為有履行承擔約束之結合。”
其二,從保護債權人的角度,以債權人是否同意由承擔人替代原債務人而免除原債務人的責任,來判斷是免責債務承擔抑或是履行承擔。根據學說對《德國民法典;第415條規定的解釋,對債務人與承擔人作出的,由承擔人以免除債務的效力承擔債務的約定,只有債權人表示同意時,免責債務承擔行為才具有當事人欲求的對外效力(《德國民法典》第415條第l款、第2款)。如果沒有債權人的同意,此項行為只能在當事人之間產生履行承擔的內部效力(《德國民法典》第415條第3款)。換言之,債權人未為承認或拒絕承認免責債務承擔的,則債務人和承擔人之間的協議只產生履行承擔的效力,債權人雖不能對于承擔人直接請求履行債務,但承擔人對于債務人,則仍負有向債權人為給付的義務。
二、免責債務承擔與輔助履行人的履行
輔助履行人是輔助債務人為履行的人,主要包括代理人和使用人。輔助履行是由債務人基于委托或雇傭關系而為的履行,雖從外觀上輔助履行和免責債務承擔都表現為是由原債務人以外的人直接履行債務以消滅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但二者的區別是明顯的。首先,在法律效力上,輔助履行中,輔助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的,由債務人而非輔助履行人承擔責任,這點與履行承擔的特征相同;而免責債務承擔則是由新債務人(承擔人)承擔責任,原債務人已退出了債之關系。其次,免責債務承擔中,承擔人是以自己名義履行債務,而輔助履行中,輔助履行人是以債務人的名義履行債務。除此之外,輔助履行與免責債務承擔之間在合同成立形式、構成要件等方面均有較大區別。
三、免責債務承擔與由第三人履行合同
我國《合同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義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該條是對由第三人履行合同的規定。
履行承擔系在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訂立協議,而由第三人履行合同則是由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訂立協議,二者在締約主體上存在區別。但在法律效力上,由第三人履行合同中,第三人不履行債務的,應由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這與履行承擔完全相同。故履行承擔與免責債務承擔的區別,對由第三人履行合同與免責債務承擔也基本適用。
四、免責債務承擔與第三人清償
第三人清償,又稱代為清償,是指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以自己名義代債務人向債權人為清償,以消滅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一項制度。免責債務承擔、履行承擔、由第三人履行中,作為承擔人的第三人一旦實際履行,在客觀上產生了第三人清償的效果,即均因第三人的清償而使債權、債務關系歸于消滅。但免責債務承擔與第三人清償為具有不同調整內容的制度。免責債務承擔中,在承擔協議有效成立后,不管承擔人是否實際為清償原債務人的債務即被免除;而第三人清償制度中,只有在第三人實際為清償后,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才歸于消滅。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收集的關于債務承擔與履行承擔的主要區別表現在哪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想要了解,歡迎來律霸網咨詢,上面有很多專業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