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人的歸責事由
在表見繼承中,“由于家譜考察的困難或某些遺囑的隱秘性,使證實表見繼承人的資格十分不易。”而且在債務人履行給付義務時,并不一定能得到繼承人拋棄繼承權、被剝奪繼承權以及確認遺囑無效或遺贈無效的信息。依據當時的條件,債務人不知另有真正的債權人或者不知誰是真正的債權人,只能認債權準占有人為真正的債權人。相反,如果以債務人善意無過失為要件,要求債務人查明真正的債權人,未免過于嚴苛。在表見讓與中,債權人既然已將債權讓與事實通知債務人,即意味著讓與人已非債權人,至于該讓與行為是否有效,債權人此前是否曾將該債權讓與他人,為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利害關系之認定問題,對此債務人并無審查并負擔其風險之義務。相反,如果要求債務人承擔調查讓與通知是否真實、讓與是否有效的義務,則不利于債權流通,也有悖于保護債務人利益的原則。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有些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立法為何僅以債務人善意為要件,甚至不以債務人善意為要件的立法宗旨。
二、債權人的歸責要素
在表見繼承中,例如“某人因與死者的親屬關系,在沒有與死者更近親屬關系的人的情況下,獲繼承遺產資格而占有了遺產;事后,一位被人們忽略了其存在的、且處于優先繼承序列的繼承人出現了。在取得占有和真正的繼承人被發現相隔的時期內,表見繼承人已經完成了某些針對遺產的法律行為。”于此情形,表見繼承人的形成與債權人的行為幾乎沒有關聯性,債權人對表見繼承人這一權利外觀的形成并未發揮積極作用。在表見讓與中,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的債權讓與不存在或者無效因種種原因引起,表見受讓人的產生并不完全歸責于讓與人。當然,讓與人的債權讓與通知可以說引起了債務人向表見受讓人的清償行為,但該通知制度是法律為保護債務人以及受讓人利益所設的特別規定,而非債權人的歸責事由問題。因此,在探討債務人對債權準占有人清償的效力時,無需考慮債權人的可歸責性問題。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的債權歸責的錯誤認知,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算點如何確定
2021-02-02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效力
2021-02-25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