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權利人的損失誰來承擔
權利人的損失由誰承擔,首先要看權利人的損失是怎樣造成的,如果是非法侵權造成的,由侵權人或者單位承擔賠償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條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我國憲法中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體系有哪些特點
我國現行憲法在總結前幾部憲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作了較大調整,規定了符合我國實際的公民權利義務體系,其特點為:
1、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由原來的第三章提到第二章,放在了國家機構之前、總綱之后。這種前后位置的變化,突出了公民基本權利的重要性,反映了公民基本權利與國家機構之間的價值取向,亦即由國家機構管理人民改變為國家權力來自于人民,為人民服務。
2、公民基本權利的條款有所增加,內容更加充實具體。1954年憲法是14條,1975年憲法只有2條,1978年憲法為12條,而現行1982年憲法則增加到18條。而且內容更加充實、具體、明確。
3、強調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還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另外,還要求公民在行使權利和自由的時候,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
三、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
(一)侵權損害賠償
侵權損害賠償,是指加害人因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侵害,依法承擔的以給付金錢或實物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害的民事責任。損害賠償是最主要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
(二)停止侵害
是指侵害人終止其正在進行或者延續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三)排除妨礙
是指侵害人排除由其行為引起的妨礙他人權利正常行使和利益實現的客觀事實狀態。
(四)消除危險
消除危險,是指侵害人消除由其行為或者物件引起的現實存在的某種有可能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緊急事實狀態。
(五)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侵害人將其非法占有或者獲得的財產移轉給所有人或者權利人。
(六)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是指使受害人的財產恢復到受侵害之前的狀態。適用此種責任形式的條件有二:一是可能性,即受損害的財產在客觀上具有恢復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受損害的財產須有恢復原狀的必要。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如何發放工資
2021-03-18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農村搬遷每人補償多少
2021-01-20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
2021-03-11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