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補償,即行政損失補償,是指行政主體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過程中的合法,使本不應承擔法律責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特別損失,國家基于當事人事前或事后的協商一致,以公平合理為原則,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及政策的規定,從經濟上、生活上或者工作上等諸方面對其所受損失予以適當補償的過程或者制度。
行政補償的范圍,是指行政主體對什么性質的行為造成行政相對人損失而承擔補償義務。根據我國目前行政補償制度立法和實踐,行政補償主要發生在以下一些領域:一是行政征收或行政征用的補償;二是行政主體變更行政許可、行政計劃、行政指導、行政合同等政策和行為的補償;三是國家危險責任的補償;四是公民因保護國家財產或協助執行公務受到的損失的補償;五是行政主體限制相對人某些合法權益的補償;六是部隊軍事訓練、演習、巡邏、執勤等或戒嚴、制止騷亂、對付內亂、追捕逃犯等采取其他緊急措施以及工程興建造成部分個人、組織不應有財產損失的,甚至個別人身傷害的補償。具體來說,包括以下情形:
1、行政機關為搶險救災而損害相對人利益。例如,在發生洪災時,國家為了保護大城市和大范圍內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采取分洪措施,導致一定農村或小城鎮地區被淹,這些地區的居民的財產權益必然受到重大損失。同時,國家還可能征用一定地區的個人或組織的財產用于抗洪救災。
2、行政機關合法執行公務導致相對人權益受損。例如,公安機關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時使用槍械,可能誤傷好人。
3、公民因主動協助公務和見義勇為,使自己的身體或財產受到損害。這類補償可能包括兩種情形:其一,公民主動協助公務,受益人是國家和社會,故公民為此受到的損失應當完全由國家補償;其二,公民見義勇為,受益人除了國家和社會外,通常還包括特定相對人。對于這種情形,除了國家應對見義勇為者獎勵和補償外,受益的特定相對人亦應對見義勇為者為其受到的人身或財產損害予以適當補償。
4、行政機關為了公共利益征收或征用相對人財產,導致行政相對人的財產受損,行政主體都應對相對人受到的損失予以適當補償。
5、國家組織實施的有高度危險性的工程和相關活動致使公民受到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如核電站的修建和運作、化學物品的生產、運輸和存放、監獄和精神病院的管理等,都可能因各種原因使個別或部分公民受到某種損害。
6、行政機關根據政策的需要撤銷或改變自己原已作出的行政行為,導致相對人利益的損害.例如,行政機關為了改善生態或生活環境,決定提高特定地區的環境標準,為此撤銷原給相對人的某種生產或采礦許可證,相對人因此停產停業可能造成的重大財產損失,如本文開頭提到的案例。
7、部隊軍事訓練、軍事演習導致相應地區人員和財物受損。家國應給予一定的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