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還款期限的借款時效咋算
民間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制度一般適用2年的一般時效制度,當借款合同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內為有效的訴訟時效期間。但是,并非民間借款案件就不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期間。
實踐中,無還款期限的民間借款合同大量存在,這些糾紛的訴訟時效如果符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要求的,可適用20年的特殊長期訴訟時效,而非2年的時效,否則將對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有違公平原則。如果無期限借款合同超過了20年的訴訟時效提起訴訟的,則喪失勝訴權。
民間借款合同時效分無還款期限合借款同和有還款期限借款合同兩種情形。有償還期限的,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沒有返還借款,貸款人明知債權已到期而債務人未能償還欠款,權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適用一般訴訟時效制度。即明知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借款到期日)2年內不主張,即認定超過訴訟時效。無償還期限的民間借款,通常以貸款人知道債權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年的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原債務成為自然債務,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二、啥情況下借款時效未過期
當然,民間借款糾紛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導致許多民間借貸案件因時效問題發生爭議,在下列情況下應當認定訴訟時效未超過:
第一,放棄訴訟時效利益行為的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1999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42次會議通過,自1999年2月16日起施行)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條、第90條規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根據此條規定,債務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可以視為借款人自愿放棄時效利益,對償還原債務的一種認可,使債務從自然債務轉化為可強制執行的債務。雖然此批復規定了借用社與借款人之間的借款案件,但在民間借款糾紛中,也常常存在債務人在借款已過時效后,經過債權人追索并經債權人通過書面等形式重新認可的情況,對此,也應當認定為債務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自愿放棄,此時債權人起訴債務人,就具備勝訴權。
第二,分期履行借款合同的時效認定。分期償還債務是借款合同履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當事人約定分期履行合同債務的情況下,訴訟時效應當從最后一筆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
綜合上面的介紹,借款合同無還款期限可適用20年的特殊長期訴訟時效。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什么情況下借款時效未過期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晚上擾民該向哪里投訴
2020-11-16手術出現意外怎么判定
2021-01-07股權轉讓發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抵押擔保責任屬于連帶債務嗎
2021-01-11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