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債權人的損害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判斷債權人的損害,具體分為以下四個方面認定:
1、債務人的行為須存在減少債務人的財產,以至損害債權人的客觀事實。即使債務人主觀有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的惡意,但事實上并未對債權人的債權造成損害,不能認定債務人行為給債權人造成損害。
2、必須是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時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如果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時,其他財產足以清償債權人的債權,而由于后來債務人的財產狀況惡化,導致不能清償債務,該行為不能認為損害債權人的債權。
3、雖然債務人的行為在實施的時候給債權人造成損害,但如果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無助于增加債務人的財產,債權人不得行使撤銷權。這主要適用于債務人低價轉讓財產的情形,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也無法增加債務人的財產,達到保障債權實現的目的,行使撤銷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破壞了交易秩序的穩定,故應限制債權人行使撤銷權。
4、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須債務人無力清償債權人的債權。撤銷權制度的目的在于保全債權,是債權人保護其債權的手段,并非以追究債務人的責任為目的。因此,即使債務人實施放棄債權或無償贈與等行為,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從而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但在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好轉,足以清償債權,此時,債權人不再因債務人的行為受到損害,撤銷權的前提已經不再存在,債權人也不能行使撤銷權。
撤銷權的主體是什么
債權人的撤銷權的主體,是指債務人的行為而使債權受到損害的債權人。如果債權人為多數人,可以共同享有并行使債權人的撤銷權,也可由每個債權人獨立行使。不過,因債權人的撤銷權行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體債權人的共同利益。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判斷債權人的損害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每個債權人行使債權人的撤銷權將對全體債權人的利益發生效力。確定債權人的撤銷權的主體是否合格,關鍵在于確定哪些債權適合于保全。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