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債權人的損害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判斷債權人的損害,具體分為以下四個方面認定:
1、債務人的行為須存在減少債務人的財產,以至損害債權人的客觀事實。即使債務人主觀有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的惡意,但事實上并未對債權人的債權造成損害,不能認定債務人行為給債權人造成損害。
2、必須是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時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如果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時,其他財產足以清償債權人的債權,而由于后來債務人的財產狀況惡化,導致不能清償債務,該行為不能認為損害債權人的債權。
3、雖然債務人的行為在實施的時候給債權人造成損害,但如果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無助于增加債務人的財產,債權人不得行使撤銷權。這主要適用于債務人低價轉讓財產的情形,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也無法增加債務人的財產,達到保障債權實現的目的,行使撤銷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破壞了交易秩序的穩定,故應限制債權人行使撤銷權。
4、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須債務人無力清償債權人的債權。撤銷權制度的目的在于保全債權,是債權人保護其債權的手段,并非以追究債務人的責任為目的。因此,即使債務人實施放棄債權或無償贈與等行為,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從而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但在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好轉,足以清償債權,此時,債權人不再因債務人的行為受到損害,撤銷權的前提已經不再存在,債權人也不能行使撤銷權。
撤銷權的主體是什么
債權人的撤銷權的主體,是指債務人的行為而使債權受到損害的債權人。如果債權人為多數人,可以共同享有并行使債權人的撤銷權,也可由每個債權人獨立行使。不過,因債權人的撤銷權行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體債權人的共同利益。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判斷債權人的損害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每個債權人行使債權人的撤銷權將對全體債權人的利益發生效力。確定債權人的撤銷權的主體是否合格,關鍵在于確定哪些債權適合于保全。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08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石泉地方政策對土地林地流轉侵權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1-02-13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多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0-12-13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2021-01-15農村集體土地拆遷管理問題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