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觀要件
撤銷權成立的客觀要件為債務人實施了危害債權的行為。該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首先,債務人須于債權成立后實施行為。債務人的行為是合同行為還是單方法律行為,是有償還是無償,在所不問。但事實行為與無效民事行為,不在此列。因為事實行為無從撤銷,無效民事行為無須撤銷。其他的行為,諸如訴訟上的和解等凡屬于處分債務人財產的行為又是可撤銷的,皆屬之。
其次,債務人的行為須為使其財產減少的財產行為。債務人所為的不以財產為標的的行為,或者雖以財產為標的,但不為使其財產減少的行為(如放棄受遺贈),不得撤銷。
再次,須債務人的行為有害債權。所謂有害債權,是指債務人的行為足以減少其一般財產而使債權不能完全受清償。若債務人為其行為雖使其財產減少但仍不影響其對債權的清?償時,債權人自不能干涉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的行為是否害及債權,應從兩方面考察。一方面債務人因其行為而使其無資力清償債權。何為債務人無資力,各國法上有不同規定,瑞士以債務超過為要件,而德國以支付不能為要件。一般說來,于債務人為行為時,債務人的其他資產不足以滿足一般債權人的要求,即為無資力。債務人有無資力應以客觀上存在不能支付的事實為標準,而不能以債權人的主觀認識為標準。另一方面,債權人的債權因債務人的行為不能受完全清償。但債權人的債權附有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只能于擔保物的價值不足清償的債權數額限度內行使撤銷權。若擔保物的價值足以擔保債權的受償,債務人的行為不害及債權,債權人不能行使撤銷權。
2、主觀要件
債權人撤銷權成立的主觀要件,是債務人與第三人主觀上有惡意。對于撤銷權的主觀要件,依債務人所為的行為是有償或無償而有所不同。若為有償行為,則須債務人為惡意,債權人的撤銷權才成立,受益人為惡意時,債權人才得行使撤銷權。而對于無償行為,則不以債務人和第三人的惡意為要件。因債務人無資力而為無償行為,其有害債權,至為明顯,況且無償行為的撤銷,僅使受益人失去無償所得的利益,并未受其他損害,法律理應先考慮保護債權受危害的債權人利益而不應先保護無償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債務人有無惡意,一般應實行推定原則,即只要債務人實施行為而使其無資力,就推定為有惡意。至于受益人的惡意,則應由債權人證明。受益人的惡意以其知道其所為有償行為會害及債權為已足,而不須對債務人有害及債權的串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重復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9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