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及存在的缺陷
一、《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
《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在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有三方面的內容:(一)、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二)、侵犯生命健康權的刑事賠償;(三)、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
對侵犯人身自由權利給予刑事賠償的有三種情形。即第十五條第(1)、(2)、(3)項規定:(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以上三項就是《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使公民的合法人身自由權受到侵犯而應由國家賠償的范圍。概括地說就是因錯誤拘留、錯誤逮捕和錯誤判刑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國家應承擔刑事賠償責任。
二、《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賠償的實質意義及存在問題
我國《國家賠償法》采用了嚴格的法定主義原則和有限賠償責任原則。它的歸責責任是以無罪為標準的。即對無罪被錯誤羈押的,國家才給予賠償。對被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賠償實際上是對無罪羈押給予的賠償,被人們稱為“冤獄賠償”。只有那些有證據證明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而被嚴重剝奪人身自由權的被羈押的公民,才具有成為刑事賠償請求人的資格。
而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那些有罪公民被錯誤羈押的,無論是輕罪重判、超期羈押,或者是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國家都不負賠償責任,同樣對于改判無罪但原判處管制、緩刑等沒有羈押的以及無罪的人被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的等都不屬國家賠償的范圍,因而都得不到國家賠償。以上幾種人身自由權雖被侵犯卻依然得不到國家的救濟。從刑事法律的規定來看,以上幾種情形是僅次于錯拘、錯捕和錯判的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行為,然而由于不屬于《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情形,從而得不到刑事賠償這種事后補救措施的保障,這是由賠償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已經注冊的禁止地名有效嗎
2020-12-31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金灣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農村拆遷是按戶口還是面積
2020-11-15拆遷如何補償哪些沒有過戶的房屋呢
2021-01-15被拆遷房屋的用途和面積如何確定
2021-01-22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