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及存在的缺陷
一、《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
《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在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有三方面的內容:(一)、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二)、侵犯生命健康權的刑事賠償;(三)、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
對侵犯人身自由權利給予刑事賠償的有三種情形。即第十五條第(1)、(2)、(3)項規定:(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以上三項就是《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使公民的合法人身自由權受到侵犯而應由國家賠償的范圍。概括地說就是因錯誤拘留、錯誤逮捕和錯誤判刑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國家應承擔刑事賠償責任。
二、《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賠償的實質意義及存在問題
我國《國家賠償法》采用了嚴格的法定主義原則和有限賠償責任原則。它的歸責責任是以無罪為標準的。即對無罪被錯誤羈押的,國家才給予賠償。對被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賠償實際上是對無罪羈押給予的賠償,被人們稱為“冤獄賠償”。只有那些有證據證明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而被嚴重剝奪人身自由權的被羈押的公民,才具有成為刑事賠償請求人的資格。
而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那些有罪公民被錯誤羈押的,無論是輕罪重判、超期羈押,或者是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國家都不負賠償責任,同樣對于改判無罪但原判處管制、緩刑等沒有羈押的以及無罪的人被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的等都不屬國家賠償的范圍,因而都得不到國家賠償。以上幾種人身自由權雖被侵犯卻依然得不到國家的救濟。從刑事法律的規定來看,以上幾種情形是僅次于錯拘、錯捕和錯判的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行為,然而由于不屬于《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情形,從而得不到刑事賠償這種事后補救措施的保障,這是由賠償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個合同可以同時有兩個乙方嗎
2021-03-24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