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我國刑事范圍、賠償標準進行理性分析研究,就如何修改完善刑事賠償范圍與賠償標準進行理論探討與實踐分析。從符合世界刑事賠償立法的潮流出發,立足我國國情,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充分保障人權、制約司法權力的濫用,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執法等方面為著眼點,提出修改完善刑事賠償范圍與賠償標準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刑事賠償范圍;賠償標準;修改完善;思考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國家賠償法》,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系統、完整地規定了刑事賠償的范圍、賠償程序、賠償方式及賠償計算標準等事項,標志著我國確立了刑事賠償制度,是我國刑事賠償制度發展歷程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國刑事賠償制度的確立無疑在保護公民、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合法權益和監督國家司法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及推進我國民主法制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通過十余年的司法實踐證明,現行刑事賠償法律制度的有關規定在設計上不合理,執行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正逐漸顯露出其滯后性,改革完善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和賠償程序,提高刑事賠償的標準,擴大刑事賠償的范圍,重構我國刑事賠償制度成為司法實踐的迫切需求,筆者擬就國家賠償中的刑事賠償范圍和賠償標準談談個人看法。
一、刑事賠償范圍概述
刑事賠償的范圍,是指國家對刑事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刑事司法權過程中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的,由國家予以賠償的范圍。[1]刑事賠償的范圍包括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四個階段所發生的損害。我國《國家賠償法》明確列舉了兩類可以請求刑事司法賠償的職務侵權行為,一類是侵犯人身自由的刑事賠償范圍,包括錯誤拘留、錯誤逮捕、無罪錯判且原刑罰已經執行、刑訊逼供、暴力行為、違法使用武器、警械。另一類是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范圍,即違法對財產采取強制措施、再審改判無罪且原判罰金或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但實踐證明,我國國家賠償法立法時過分考慮當時經濟狀況,卻忽視了對于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許多司法侵權行為沒有納入刑事賠償范圍,刑事賠償標準過低。從現實情況看,賠償案件之少,賠償數額之低,獲賠之困難,已經讓不少人對該法失去了信心,亟待修改、完善。
二、對我國刑事賠償范圍及賠償標準的幾點理性思考
(一)《國家賠償法》以限制國家賠償的立法思想控制刑事賠償范圍,不符合國家賠償保障人權的現代侵權法理念
《國家賠償法》當初立法時以限制國家賠償為指導思想,通過具體列舉的立法模式來控制國家賠償的范圍。[2]由于我國國家賠償實行違法歸責原則,而且《國家賠償法》對刑事賠償沒有采取一般條款的立法模式,而是采取具體列舉的方式加以規定,該范圍具有封閉性,從立法精神來看,不能類推適用,導致一些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的當事人得不到應有的賠償。即使司法機關的刑事司法行為給受害人造成了實際的損害結果,但如果不符合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刑事賠償范圍,賠償義務機關也可以拒絕賠償。根據“有侵權必有賠償”的原則,這樣對于受害人顯然是不公平的,不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而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進一步健全,原有的重打擊,輕保護的司法觀念正逐步得到糾正,法律制度的制定與修改越來越注重體現出保護人權、尊重人權的法治理念。現代司法理念的核心就是要體現人權觀念、體現公平正義,避免司法機關隨意違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之目的。因此,擴大我國刑事賠償范圍,有利于依法保障賠償請求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司法公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工傷與交通事故可以主張雙賠嗎
2020-11-19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